06/12/2013

《思考的藝術》如何避免掉入思考陷阱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不論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經營、投資理財或愛情關係上的大小事,我們都常會作出錯誤的決定,錯不要緊,但最怕是由於思考的陷阱,導致愈錯愈勇,愈陷愈深。

 

  比如說:

 

  *即使電影很爛也拒絕中途離開電影院,因為不想白白損失買電影票的錢,結果反而損失更多時間。

 

  *即使廣告宣傳效果很差也不放棄,因為已經在廣告投注很大的資金了。

 

  *感情出現大問題了還不願意放手,因為過去經營這段感情已作了好多努力。

 

  *股票跌愈多就愈不願意賣,因為賣了就賠錢了。

 

  *投資的生意已經知道不可能營運了,但還要繼續投資下去,不然就等於宣告失敗。

 

  *這本書已經讀這麼多頁了,雖不好看,也讀完它吧!

 

  *唸這科系都已經兩年了,就繼續吧!

 

  *家庭主婦經常為了不願意讓花了的錢付諸流水,而把過期的不新鮮食物吃下肚子。這樣小則對健康有害,大則小命不保。

 

  上述這些例子只是思考謬誤的其中一種,瑞士專家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稱之為「沉沒成本謬誤」,意思是:我們常常為了不希望那些已經花費的成本損失,而做出非理性的選擇,結果反而損失更多。

 

人人易犯下的錯誤

 

  杜伯里寫了一本書,列出這類人人易犯的思考謬誤共52個,大陸與台灣分別出了簡體和繁體版,繁體的中文書名是:《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簡體版書名是:《清醒思考的藝術︰你最好讓別人去犯的52種思維錯誤》

 

  作者杜伯里1966年生,瑞士聖加侖大學企管碩士、經濟哲學博士。曾旅居香港。有7部作品問世,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

 

  杜伯里長期擔任德國和瑞士兩份報紙專欄作者,撰寫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出對的決定。他說:「富蘭克林為人類揭露了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地畏懼雷電了。同樣地,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但決定往往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裏,產生偏差、謬誤、幻覺……,而看似合理的解釋並不能改變錯誤的結果。

 

用放大鏡睇思考陷阱

 

  杜伯里帶著放大鏡,幫助我們一一檢視這些常見的思考陷阱,並告訴我們為何該藐視權威、別跟模特兒做好朋友、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付錢給律師、別參加甚麼拍賣會或競標案、別說你在婚姻裏付出比較多……

 

  杜伯里以清晰易讀的語言,舉出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並佐以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何在、何以會犯。

 

  以第一篇「存活者偏誤」為例,作者表示,當我們開始很有企圖心地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錯估可能的失敗率。由於成功案例比較容易被認知、被注意、被新聞媒體報導,或被歷史記載。因此,我們常常無意間就誤以為成功不難,「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但真正的成功率卻比我們想像的低很多。比如想玩搖滾樂的,眼光只看到那些成名樂團,以為有朝一日也可以跟他們一樣風光,卻較少考慮那些失敗的樂團,而這些失敗者可能是成功者的千、萬倍之多。

 

  我們看見許多餐飲店生意興隆,以為開這樣的店,人潮就自然會來。但事實上,那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眼光較不會去注意那些沒人上門的店家,當然更不會去觀察那些早已停止營業的失敗者。這樣的錯誤推理,可能誤導自己作出輕率投資而損失慘重。然而,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

 

  如果我們認識到這類「似是而非」的推理都是可怕的思考陷阱,而且其推理結果是不值得信賴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更審慎地評估任何重要的決策。而這樣的態度,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或避免不少禍害。

 

見死不救同樣惡劣

 

  這本書的副題是:「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所謂「非受迫性」,意思是指,我們所犯的錯誤常有一個固定方向,並且經常是「系統性的背離理性」。

 

  作者提出的一個嚴肅問題:假設你和另外一人結伴登山,狀況一:登山同伴掉進坑洞中,不論是去找人或親自動手,只要你肯救他,他就能活命,但你卻甚麼也沒做,眼睜睜看同伴送命。狀況二:你故意將同伴推進坑洞裏,不久後他就死在那裏。請問上述兩種狀況,哪種比較惡劣?理性看來,不管是見死不救還是故意殺人,都是致人於死,但內心仍隱約覺得,見死不救似乎比較不那麼惡劣。這就是作者指出的「不作為偏誤」。

 

  當你發現作為與不作為都會產生某些損害時,人們多半會選擇不作為,因為這對行為者來說,似乎比較無害一點。

 

  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政府或社會出現嚴重不公義的事,在家看著電視抱怨的人永遠比走到街頭示威的人多。但不作為實際上等於不救人一樣,是造成損害或不公義的原因。

 

  法國1968年學運曾提出一個簡單口號來對抗這個現象:「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你不作為去促使答案的實現,你就等於是製造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由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