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7 00:00:00
共享經濟 人犬同受惠
民宿預訂程式Airbnb紅爆全球,令「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概念備受關注,創業家躍躍欲試。
不過,新模式未必只用於牟利。社企「要有光」讓業主一邊出租房屋、一邊扶貧;另一社企「Pawsible」是狗版Airbnb,以中介所得資金幫助待領養狗狗融入社區。憑新思維治社會舊患。
閒置房屋 平租助單親家庭
余偉業表示接收房屋後,團隊義工全盤負責為單位油灰水、修理水電煤、找租客,整個過程約2個月。背後是位於永利街的光房。
不少實踐共享經濟的企業,都是圍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社企「要有光」亦不例外。其創辦人余偉業原是直銷商總經理,4年前有感香港貧富懸殊太嚴重,毅然決定投身社福界,推行「共享房屋」。
背後原理,是鼓勵擁有閒置單位的業主以低於市場的價錢,讓單親家庭租借或合租3年。余偉業指房租非以市價作指標,而是憑每間屋的營運成本、租戶的能力而定,太舊的房屋或免租金。「今年便會從政府接收一幢免租舊宿舍,由我們花錢做設計、裝修。」
共享重點在互信
從業主的角度來看,蝕本租價純為慈善,但余偉業說並不盡然:「有些業主買物業只為保值、非要賺錢,但樓是要養的,有人住等於有人幫手睇住間屋。」
他說:「共享的重點在於互信,用不用互聯網其實沒緊要,但管理機制和中介人要為兩方提供保障。」針對業主需求,計劃標準分4點:
1. 保證業主無損失,屋宇狀況「點借就點還」;
2. 租戶先經社工轉介,再經面試,篩選出真正有需要人士;
3. 定期進行家訪,了解租戶各種需求,助家庭自力更生、定期交租;
4. 保證能收樓,故租期限定3年。余偉業笑謂:「應該比經紀找的租戶更有保證。」
每間房屋裏也會見到團隊準備的住屋守則、提示。
光房現增至40間
他坦言,最初發展屢碰壁。「當時連『共享經濟』這個名詞都未出現,外國、亞洲更無先例,很多人對此抱懷疑。」促成首個合作之後,規模發展迅速。「口耳相傳,幾乎個個月都有業主聯絡、出租物業,當中有唐樓,也有港鐵站上蓋,多數來自退休人士、溫哥華的香港移民,或物業的第二代。有社工更以畢生退休金買樓做『光房』。」現時全港約有40間光房,受惠者超過250人。
4年過去,余偉業見證社會對共享概念的認知更成熟。「大家想身體力行,做點事,出租房屋成為最實際的方法。」
租期限定3年 「迫」住戶脫貧
「要有光」旗下光房,租期限定3年,余偉業說是要「迫」租戶脫貧。「很多單親媽媽沒學歷和工作經驗,無信心進入社會、改變生活。要突破Comfort zone(舒適圈),首先要有Comfort zone,連住處都無法擔保,怎要求他們改變自己?」
反之,社企為家庭提供3年的安居之所,家庭憂慮減少,在限期內要尋方法自力更生。「義工會一直和他們溝通,例如有個媽媽毫無自信,我們鼓勵她由義工做起,結果她愈做愈投入,成為機構的發言人。」又笑言,每個家庭的諮詢是「度身訂造」,情況與企業助員工發揮的管理法如出一轍。
待養狗狗住民宿 助融入社會
另一間採用共享經濟概念的社企「Pawsible」,其實就是狗狗界Airbnb。由幾名熱愛動物的香港人,於2015年尾成立,目前還在試行營運階段,但已培訓了4間狗狗民宿,20多名客人希望今年能培訓100個家庭成為狗狗民宿。其「民宿1+1」營運模式,就是每收到寵物主人使用1次狗狗民宿服務,公司就會承諾另外帶1隻動物機構的狗狗到民宿度假,讓待領養的牠們一嘗家的滋味,增加與社區接觸的機會;同時亦希望將領養概念散落社區。
對於創業近5次的Ringo來說,社企與共享經濟絕對是個新挑戰,但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補習一定不行,第一堂他們或會使用你的中介平台,但見面後,下一次就會自行交易,很快就離開這個平台。這也是為何外界很多純商業的共享經濟,難以長久的原因。他們會想,為何我還要付錢給中介?何不私下接生意,避開中介收取的手續費。」
但社企模式就完全不同,因為心態不再是「賺到盡」,「其實社會上有很多有心人,他們幫手照顧狗狗,只是為了賺點外快幫補一下。」寵物主人既能使用平台,又能幫助其他待領養的狗隻融入社會,推動領養,自然更容易讓一眾寵物主人繼續留在平台。
Ringo直言當初將共享經濟與社企模式營運,都是「膽粗粗試下」,想不到外界反應不錯,「有寵物主人更向我們反映,由有愛心之人照顧狗狗,比到狗酒店好得多。狗主又能在離家途中,與宿主WhatsApp溝通,了解牠們近況。」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