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0 08:00:00
護士化身護牛天使 推人牛共融
本月初沙頭角有流浪牛被車撞斃,類似意外屢見不鮮。有80後護士兩年前因一頭牛BB被撞死而組織義工隊,24小時on call為流浪牛進行療傷、救牛脫險境等,她希望各界多點關注流浪牛,達至人牛車和平共存,即使不愛牠也不傷害牠。
謢牛天使譚詩詠:「很多人會去take care 貓狗,但關注流浪牛的團體極少,感覺牠們長時間被人忽略!」
80後譚詩詠(Ell)家住西貢,對牛並不陌生。約兩年半前一晚,她在回家途中遇上一頭牛產子,情景歷歷在目,「觀察兩小時看著牛BB出世,慢慢學行,感覺很amazing!」誰料五日後,傳來牛BB被車撞死的噩耗,令她決定成立「西貢護牛天使」,希望為流浪牛做點事。
花半天救老牛 卻因掙扎至死
流浪牛是Ell眼中的寶貝,她更為部分牛起了名字。
「做護牛前線工作不容易,要不怕辛苦、不怕污糟,還要熟悉牛的習性。」義工隊由她牽頭,主力做的只有四人,她說初期只打算做教育工作,提醒司機注意牛隻出末及交通意外黑點,減低人、牛、車的衝突。後來義工隊發展為牛提供簡單治療、處理阻礙馬路及意外等,她的手機也變成24小時為牛候命。
流浪牛不像貓狗般惹人憐愛,牠們滿身污泥、又有蒼蠅,正因長時間被人忽略,令Ell感到更要守護牠們。她憶述有次村民報告在大網仔路有老牛受傷,尾巴斷掉一半,她花了大半日在寒風微雨下尋牛,「最後搵到隻牛,牛隊很努力拉牠上車,但牠拼命掙扎,獸醫替牠打鎮靜劑,諗住落車時打解藥」,可惜牛疑因老邁、掙扎至筋疲力竭,未趕及抵家治療已魂斷車廂。救牛的遺憾曾在Ell腦海縈繞,「點解佢要咁硬頸?努力咁耐,最後結局都係咁」,她曾傷心一段日子,經沉澱及調節心態,她明白做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有其限制,許多環境因素難以控制,「若次次都係咁傷心,好難做落去。盡力已夠了,事情仍要keep going!」
香港是個城市化的地方,港人對流浪牛仍然好奇,做了不適當行為也不知,「如餵食、拍摸等,亦曾有牛闖入燒烤場,有人用棍及燒烤叉攻擊牠們。」幸好經義工及其他護牛團體宣傳後,情況漸改善。
每周出巡 為牛療傷
牛的左耳穿上編號環,方便辨識身份,亦可顯示牛隻已絕育。
本身任職護士的Ell工作雖忙,仍每周出巡尋牛,為西貢流浪牛做「cow checks」(例行檢查),「例如去郊野公園巡察,看看牠們有否受傷,做簡單傷口治療,還要點算數目作紀錄。」因工作關係,她有處理傷口概念,加上平日跟獸醫作支援時邊做邊學,幫牛護理傷口難不倒她,但她仍提醒公眾勿模仿。
要做到人牛共融,她認為需在郊野公園及馬路設施花工夫,「過去數年我們一直跟政府部門及區議會周旋,爭取設立國際認可的牛路坑,目的為防止牠們衝上高速公路。」雖然牛路坑未落實,但年初政府改善黃石碼頭附近燒烤場圍欄,也算是曙光。
轉載自晴報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