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08:00:00
天然食品超市使命(林雪瑩)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近年有機健康食品在香港盛行,小型天然食品店開得如數繁星,可是主流超級市場仍然是一般市民購買食物的地方。以今天人們對健康食物的追求,在香港要找到能供應大量日常食物的天然食品連鎖超市,是指日可待的事。
美國的麥基(John Mackey) 早在30多年前已具有前瞻性的眼界,開始經營天然食品店,今天成爲了天然食品界的鉅子。
全食超市的誕生
1977年,麥基從美國德州大學輟學後,加入了一家蔬菜合作社,開始採購食物的工作,同時在一間天然食品公司打工。上世紀 60-70年代,美國有一股反主流文化的合作社熱潮,那時,他相信合作社運動是建基於合作而不是競爭,而這正是改革資本主意的力量。之後他也參加了多間食物合作社,希望能提供消費者多一個能購買天然食品的管道。
但是他發現,合作社的營運原來比他想像中政治化,合作社也不一定是以消費者的健康為大前提,而是有很多其他政治考量。因此,他決定和女友自立門戶,在1978年, 向家人及朋友借了4.5萬美元,於德州開了一間小型天然食品店,名為Saferway,是諷刺美國大型連鎖超市 ‘SafeWay’ 而名的。
兩年後,小店跟另外幾家天然食品店合拼,正式成立了美國最早期的天然食品超市之一-全食超市(Whole Food Market)。
全食超市走高檔路線,超市出售的有機和天然食品的價格比普通食品高40%至175%,因此也被稱爲「完全薪水」(Whole Paycheck)。超市的設計和定位吸引了一群年青、時尚、關注健康飲食的顧客。公司希望重新思考食物供應、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關係,多年前已開始提倡一些傳統企業不關心的概念,如社區與環境、綠色能源、本地採購、公平貿易、可持續發展等。 對於採購,公司有嚴緊的指引,所有售賣的肉類和海鮮都要符合機構設定的要求,例如公司只會向不用激素、用人道方法飼養動物的農場採購。
另外,公司每年也會捐出5%的純利給慈善機購,並設立不同目的的基金會,如支持改善農場動物的生長環境和改善貧窮問題等,更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合辦迷你貸款項目,每年借出千萬美元的低息貸款給本地農夫。
自覺性企業的哲學
麥基提倡企業要「自覺」,幾年前出版了一本名爲《自覺資本主義:解放商業的英雄氣概》(Conscious Capitalism: Liberating the Heroic Spirit of Business)的書。自覺資本主義就是指商界對於自己的目的,以至對社會的影響能有更深層次的自覺- 商界存在的意義和它如何能對社會製造價值。
他認為商界存在的目的,是要去追求更崇高的目的 -去改變世界,追求高利潤只是作為達到最終核心使命的手段。一間公司的首要任務,是要清晰地界定比「最大化利潤」更高層次的目標 。全食超市的最終使命,是透過高質素的食物來提升地球上每個人的健康質素,從而改善世界。
當一間公司過於留意財務達標與否,就會只看到數字,在做商業決定時便會忘了更崇高的目的,很難有動機去做對的事。最大化利潤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要把利潤最大化作為公司的終極目標。正確的動機和行動,長遠來說,會爲企業衍生好的結果。
麥基對持份者管理也有一套哲學。他認爲營商不是零和遊戲,所有持份者包括顧客、員工、投資者、供應商、社區都是相互依賴的,機購要在乎每一位持份者的利益,才能共贏。覺醒企業能增加市場競爭力。當你的出發點是崇高的目標時,持份者會變得更忠誠、更有創造力、和更有承擔,從而產生最大的效益,也爲投資者產生最大價值。
崇高目標帶領潮流
作為一間衝擊主流且高調的超市,全食超市定下對主流企業來說也許過高的道德標準,不論是營商手法、員工福利、產品選擇、或對供應商的態度,也造成機構被公眾批判和媒體追擊的對像。例如,每當全食超市要在人均收入較低的地區開設分店,都會被質疑和抗議;公司推廣自家品牌的產品,也被批評為剝削本地小型獨立品牌;引入兔肉而被動物權益組織抗議等等。近年還被告向消費者過度收取不合理費用,被法庭罰款。
儘管公司每一個舉動都備受爭議,今天,全食超市已成爲美國八大超市之一,2014年的銷售額爲140億美元,稅前盈利爲10億。 427間分店共聘用九萬名員工,而且連續18年被財富雜誌選爲「100大最佳待遇的公司」之一。
麥基認爲雖然顧客最關心的還是價格,但他仍堅持去推廣和教育可持續性的重要性,正如30年前沒有人知道何爲有機食品,但因爲全食超市,社會對有機食品已有很強的認知,現在連Wal-Mart等大型零售店都開始銷售可持續海鮮。全食超市提高了社會對環保、可持續性、動物權利等概念的認知,慢慢改變了美國的農業系統。
覺醒企業將會成爲21世紀的模範,不是因爲它聽起來冠冕堂皇,而是它會得到市場優勢,打贏傳統的企業。全食超市出售的食品價格昂貴,但仍然能吸引一班忠心的支持者,業績年年遞升。在未來,將會有愈來愈多的覺醒企業,把社會改造成爲自覺資本主義社會。
全食超市這30多年來,帶領潮流,把天然食品和其他相關的概念主流化,影響深遠。雖然麥基的媽媽到臨終前,都希望麥基能夠回到大學完成學業,可是他仍然堅持繼續工作。他對全食超市的堅持和信念,絕對爲整個行業以至社會帶來了移風易俗的影響。
編者按 : 創造共用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是一種既能盈利又能改善特定社會問題的商業模式。「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將於9月9日舉行「共用價值: 締造競爭優勢論壇」,討論與此相關的挑戰與機遇,並讓企業決策者研究如何在香港應用此概念。
作者為仁人學社內部創業者
原文刊於信報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