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2/06/2014

感恩之旅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

     

    Email:childfinancialeducation@gmail.com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每月更新

 

  整個旅程十三天,在北京逗留了三天,火車上六天,莫斯科四天。我告訴兒子要感恩,因為不論是一個短程或長程的旅行,能平安出門及歸家,不是理所當然。

 

  連續寫了四周的鐵路之旅,不想讀者看膩,還有一些內容,包括遊莫斯科教堂、紅場、克里姆林宮等資料及親子關係的提升,留待在新書再詳述細節與讀者朋友分享吧!

 

  ‧ 趁悠閒的假期與兒子溝通得更好,增進彼此了解和感情,有很多親子新體驗,千金難買;

 

 

  ‧感激一北京的好友拿一水桶到首都機場接我們,讓我們可以盛水沖涼,有朋友如此,夫復何求? 知我喜歡泡茶,他還再細心送一盒茶讓我在火車上喝。感謝!

 

  ‧早前受傷的腳趾公沒有痛,可以在整個旅程正常走路;

 

  ‧我們都平安,身體沒有不適,帶去的簡單急救用品不需用到;

 

  ‧沒有任何財物上的損失,心情輕鬆、良好;

 

  ‧帶去的東西都合用,沒有過剩的食物;

 

  ‧餐卡的選擇不多,但起碼有得吃; 

 

   一些小事情例如車箱內乾燥和多塵埃,喉嚨有些癢和有鼻水,只是用多了紙巾,總算沒大礙。

 

莫斯科/地鐵

 

 

  ‧劃一40盧布一程,沒有分程;

 

  ‧乘客有禮,讓座給老、弱、兒童;我們站著欣賞車站內的設計,也不會被人推撞;

 

 

  ‧不少站有不同的藝術裝飾,難怪有人說未有地鐵前,藝術品只讓權勢或貴族在博物館欣賞。有了地鐵後,一般人才有機會欣賞到藝術品;例如在三號線一站內有76個紀念雕像,代表不同的階層行業;

 

 

  ‧人們喜歡看電子書,絕少人在地鐵高聲談話;

 

 

  ‧我們參加了一個收費的地鐵遊團,由導遊帶著解釋,欣賞數個站的建設、藝術擺設,很有特式。

 

  遊莫斯科,可以參加一個2.5小時的免費市內遊,相當不錯,可查詢 :

 

  http://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298484-d2196855-Reviews-Moscow_Free_Tour-Moscow_Central_Russia.html

 

  去了一個由數百年歷史的建築物改建而成的高級商場 --- GUM(俄文RYM),在紅場旁邊,古老建築內部裝修時尚典雅,值得欣賞。我們對內裏的名牌店沒多大興趣,但卻在地下的百貨公司遊了兩次,購買一些手信,也在一自助餐廳「57」吃飯,價錢及品質都吸引。(西伯利亞鐵路之旅之五完)

 

我的開心事

 

  (一) 在一證券公司做講座,一投資者先後買了兩次我的書並叫我代送出,很多謝她的善心 ;

 

  (二) 與親人在一日本餐廳吃午飯,暢談半天,感覺很好;

 

  (三) 開始學唱歌,老師先找出我的音域,練習用丹田氣來唱歌,感覺新鮮和刺激,很好的經驗;

 

  (四) 在圓玄學院看到數個掛在牆上的鳥巢,其中一個有4隻小燕子,父母輪流餵食,很溫馨;

 

  (五) 從浴室出來,二個兒子大笑不停,原來在看查理卓別靈的《摩登時代》,我們都愛看,經典作品真是歷久不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5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wyd發表於 2014-6-13 01:48 AM
  • #6
  • 那些年「西伯利亞鐵路之旅」:

    (1) 莫斯科地鐵和乘客給我的印像都很好,曾經搭搭吓地鐵發覺搭錯車,但不敢亂試,怕越搭越錯,索性落車問路,相中一個中年西裝友,向他指住地圖上的目的地,他把我帶到月台的櫈坐下,從公事包拿出一張紙,邊用俄語解釋邊晝了張有俄文的路線圖給我,好讓我沿途可以繼續問人。上車前和他握手,衷心說句謹有又很啱用的 spaseeba (俄語的"謝謝")。

    (2) 那年頭莫斯科年輕人都很崇尚西方物質,在市中心街頭見到外國人都會問有沒有東西賣(甚至他們身上穿着的物品),那時我隨便賣了些很普通的什麼,換了點盧布,夠我在莫斯科洗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洛神花發表於 2014-6-12 09:13 PM
  • #5
  • 感覺到筆者很重視親子關係,當佢子女應該會
    感受到不少父愛吧!
    另外,外國嘅地鐵與香港嘅地鐵文化也相差太遠吧!
    外國嘅地鐵也有藝術品可以讓人觀賞,而且也不會高聲
    談話。不像香港嘅地鐵,每個人都匆匆忙忙,也不顧旁人嘅
    感受而高談闊論。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6-12 04:22 PM
  • #4
  • 莫斯科的地鐵,是個博物館,別具氣勢,很多珍藏,遠近馳名,值得遊賞。圖片見到裝飾華美的天花、栩栩如生的雕像、精巧閃亮的馬賽克壁畫,非常吸引。如果作者多拍一點藝術作品,及多一些描述,讀者會更開眼界。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rlylow發表於 2014-6-12 11:46 AM
  • #3
  • 莫斯科地鐵站的建築如歷史建築一樣宏偉,每個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習慣,香港人愛在地鐵裡看電話煲韓劇,日本人愛在火車上看一本本實在的小書,莫斯科人則愛看電子書。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yd發表於 2014-6-12 11:43 AM
  • #2
  • 作者兒子要感恩的,何止是旅行能平安出門及歸家,更幸福是有個用心經營父子關係的爸爸,這——也不是理所當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