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8/11/2012

為何我要推動親子理財 (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

     

    Email:childfinancialeducation@gmail.com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每月更新

  返回一般投資者的理想投資回報問題,他們會問 : 「李生,有冇一D股票一、兩個星期升五成?」。明白炒賣風險而去參與是沒有問題,但一些從來沒有接觸過股票,不明白股票、基金可升可跌道理的人,可能蝕了半生積蓄也不明所以。不論是臨近退休,或領了一筆退休金,而去股市「玩下、試下」,最終都是輸了大部分一生辛苦的積蓄。

 

輸了也不明所以

 

  歸根究底,撇除個別涉及欺詐、錯誤引導的銷售情況,最主要還是因為有一批人士不明投資是甚麼。本來退休後可以食老本,但卻不明風險,加上有貪念,心存僥倖,希望賺取比銀行存款高出很多的回報。

 

  從未接觸過股票而在接近退休時才去碰,好比不懂游泳而去參加渡海泳,即使獲救也可能不見半條命。

 

  如果我們早日教導年青人及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和理財槪念 :

 

  (一) 投資與投機的分別;

  (二) 風險不是任何人能承受得到,不同年齡能承受的風險也不同;

  (三) 風險要分散;

  (四) 正確的價值觀和理財槪念,包括投資回報是要時間;及

  (五) 學習需要等候的重要(生活、投資回報…)

 

學校應推行

 

  這樣我們年青一代才會減少比較,願意等候,應用則用,養成儲蓄等良好習慣。習慣是要從少(一歲或更早)開始,而不是等有錢才教,也不是等到8歲去學「巴菲特」課程。價值觀打不好,學曉一些炒賣的技術很多時更害了小朋友/年青人。

 

  筆者明白建立孩正確價值觀及理財槪念困難,這路也很漫長,但是愈早愈好。學校教導防止被性侵犯的課程,也應著重推行理財課程。

 

家長做好榜樣

 

  理財觀念不好同樣影響人的一生,不少人(任何年齡也有)因為理財不善,或理債不好而生活潦倒,失去希望和尊嚴,後果同樣悲慘。在學校,特別是從小學開始推行親子理財是必需,不能推遲。

 

  筆者希望能盡綿力,透過學校、家長會與家長、學生分享親子理財,至今也做了接近20多間學校、政府機構等相關講座,感恩。  

 

理財其實不難

 

  家長最多問到自己對理財也似懂非懂,沒有能力及信心教孩子。理財其實不難,不是想像中那麼複雜。先明白投資盈富基金(02800)和「有冇一D股票一、兩個星期升五成?」的分別,最重要是家長去作好榜樣,夫妻兩人要有共識,從孩子少時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

 

親子理財也要家長一起參與,由父母開始,做好榜樣

 

  (一)不要過分奢華。如切記不要出外用餐時說:叫多幾樣嘢啦,食唔哂就算,駛得幾多呢!

  (二)不要比較。如在孩子面前經常說,隔鄰李生又換了車,我哋都要換了。

  (三)不要妒忌。如朋友/同事換了大屋,說他比我低職位,那有這麼多錢,一定是騙回來的!

  (四)不要吝惜。如當看到周遭發生的慘事,不但毫無同情之心,莫說捐錢,連起碼說一些祝福/安慰說話也沒有,孩子怎會有同理心,願意幫人!

 

  若夫妻多在孩子表達對人和事感恩和對現狀滿足,例如說近來生意不好,工作更辛苦,不過幸好身體還好,一家人健康快樂,無所謂啦!孩子會感染到正面思想,知足和感恩,生活平衡,減少過多貪念及較能抵受逆境帶來的打擊。

 

  簡單一句,親子理財是要從小開始,「由父母開始」。

 

我的開心事

 

(一)在早上六時一刻出門公幹,碰見鄰居李先生帶著孩子上學,感覺很溫馨和甜蜜。

 

(二)去接兒子(練完太極)回家(幸好頭痛已消失),與他在西鐵上談從前的家庭軼事;在的士握著他的手,他的手比我還要大了,但握得很自然。開心有一小時的父子相處時間。

 

(三)筆者習慣出差時不帶寄倉行李,和家人討論究竟可否帶100克的液體上機(後來查證不論100克或100毫升也可以)。為了謹慎起見,太太於是給我數支100毫升以下的不同品牌面霜。我笑說如果將那幾種潤膚霜塗在面上,會否產生化學作用,面容扭曲,回家變了樣,沒有人開門。哈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9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李錦(作者)發表於 2012-11-15 11:38 AM
  • #10
  • Dear all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and commen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mallfive發表於 2012-11-13 09:52 AM
  • #9
  • 我想一歲只是開始學習耐性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Donaldtslam發表於 2012-11-10 09:37 PM via mobile
  • #8
  • 父母能以身作則,有好的父母,子女才有傍樣,但父母做不好,子女也難學好。一切由父母開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max999ruby發表於 2012-11-10 05:53 PM
  • #7
  • 推動親子理財,讓子女早日學習不應貪心,有好的理財觀是基於不貪心,看現在很多人,為了錢,什麼也做得出,出賣人格和身體,是因為他們少時無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觀,使自己現在大了便成一個貪錢鬼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ProfessorHulk發表於 2012-11-9 01:27 PM
  • #6
  • 管理金錢就如管理自己人生一樣,管理金錢是容易過管理自己人生,讓子女早一些學習管理,將來大時也不會浪費時間,金錢和理想。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山小涼發表於 2012-11-8 11:49 PM
  • #5
  • 就算沒有抗衡通脹,金錢可能是貶值,但總好過沒有理財投資經濟而眼中中入到股海浮沉的好好多,隨時隨地會蝕老本,比起抗衡通長的損失還要多出很多倍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ho_am_I發表於 2012-11-8 09:38 PM
  • #4
  • 同意 ! 筆者的親子理財確是要從小開始, 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正面的思想, 救急扶危的精神, 不但對孩子的財富管理有益, 更可幫助他做人處世; 不過, 「一歲或更早」就教理財, 似乎太早, 或者筆者只是強調儲蓄、不浪費、不奢侈, 可是誰記得三歲以前的事? 儲蓄、珍惜、不貪名牌, 由父母做起吧----以身作則, 即身教, 比光說道理更有效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ncan150發表於 2012-11-8 03:06 PM
  • #3
  • 此篇文章令我想起雷曼兄弟事件,因雷曼而損失慘中的股民其中雖然說有的是被誤導,有的是不懂字的長者,可是起因都是因為一個貪字,如果不是被誤導聽到了可以把退休金賺好幾倍就簽下買賣文件,銀行職員就不會有機可乘。人只要有貪念,理財有多高明也好,辛苦得來的錢財很容易會化為烏有,所以要推動親子理財之餘,最好一同推動親子勿起貪念教學。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s388發表於 2012-11-8 02:52 PM
  • #2
  • 人如果沒有學會理財,努力賺來的錢卻沒有相關知識去抗衡通脹,長久以來像是強積金的低手投資,白供回報少,血汗錢像水流走的話,老了如何生活,所以早學會理財當是很重要。太太就是為我管理強積金,近年才不像同事們年年蝕錢了,起碼保了本及抗了通脹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