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6/06/2023

平均成本法威力何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止凡

    止凡

    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曾出版多本財經著作。

    財識兼收

    本欄逢周一更新

  續上篇文章提到一些關於平均成本法的分析,這篇文章作一些總結。

 

  上次作了五個情況的計算,第一個是「長升型」,結果平均成本法不及普通買入並持有的策略。第二個是「長跌型」,結果平均成本法跌幅相對少。第三個是「升升跌跌得個吉型」,結果平均成本法能取得正回報。第四個是「升完得個吉型」,平均成本法出現虧損。第五個是「坐艇返家鄉型」,平均成本法有正回報。

 

  這代表,若投資項目是第一種情況,股價長升長有,理論上應該以買入並持有的策略,而非選擇平均成本法,這才會賺得最盡。相反,若股票是「長跌型」,以平均成本法去投資相對上會輸少一點。問題是,有誰在投資前就知道自己所買入的股票定必屬於「長升型」呢?又或者早知所買的股票是「長跌型」的話,有誰還會買入呢?

 

(Shutterstock)

 

  另外,第三至五的情況證明了股價長期上上落落,最終返回原位的話,平均成本法亦能得到回報,重點是股價下跌到低位的時間有多長,跌得有多大,能讓投資者有足夠多時間收集平貨,回報就能被推升。問題是,投資者對下跌的股票是否有信心,預期它定必能返家鄉?

 

  相對「買入並持有」,平均成本法比較適合一些穩定型的股票,業務成熟,能穩賺的一類。例如資產型,一些收租股、公用股,有盈利保證的那種。這類股票一般不會長升長有,但能經歷周期上落,最終長期緩緩向上爬。平均成本法應用於這類股票時,能較有效增加投資回報。

 

  反而,對一些增長型,要麼大升長升,要麼大跌長跌,平均成本法在這類股價模式下,並不能增加投資回報。它的作用反而是拉低投資波幅(或坊間所稱的風險)。因為長升時,平均成本法不能賺盡。一旦長跌時,平均成本法能輸少一點。坊間常常指,任何情況,平均成本法都會令你多賺,實情並非如此。

 

  既然以平均成本法應用於股價上落的股票有機會獲取雙位數的回報(第五個情況),這是否代表,假若我們想透過平均成本法作投資,應該選擇一些保守穩陣而非增長大升的一種?

 

  需留意該回報並非指年回報,而是一段期間內它比投資項目本身的回報所多出的數字。若股價於5年內上上落落得個吉,最終零回報,但以平均成本法有機會獲得最終幾厘回報,但並非每年幾厘的回報。

 

  舉例,若一支股票每年升5%,10年後複式效益應該升63%,若以平均成本法,期間股價跌的時段又比較多,最終可以得到多12%的回報,即總共為75%回報(63%+12%回報)。但並不是每年都能享受多12%的年回報,以為回報每年以17%的複利增長(每年5%+12%回報),並非如此。因此,一項投資最重要的回報依然來自項目本身的升值能力,平均成本法只為輔助,別錯焦點。

 

分析完,發現積金局網頁所提的最貼切:

 

  「(平均成本法)經過一段時間後,計劃成員買入的基金單位價格就會拉勻,長線而言,有助抵禦投資巿場的短期波動。」

 

  「...提提你,雖然平均成本法可減低價格波動的影響,但是否可以賺得利潤,則視乎你賣出基金的市價。」

 

  深入認識後,大家別再以為平均成本法是什麼必勝投資法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你認為誰將最終當選?►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