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1/09/2023

美加/減息難搞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執筆時,美聯儲局尚未有議息結果。事到如今,鮑威爾就像雨後爬出馬路的蝸牛,不淹死或曬死,也可能會被車輾死。鮑威爾續加息,美股必死;不加息,維持高息環境,經濟會被悶死;減息,即是跪低投降,美聯儲局醜死。不過,無論怎死,還不及債息升至16年來高位(圖一),以及一眾美股前天先「死」為敬(圖二至圖四)。

 

 

 

 

 

  耶倫日前表示,沒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不過,美國現有逾1.2萬名汽車工人正在罷工,工會領袖揚言談判如無實質進展,行動勢將延續,但福特卻以裁員600人回應,態度強硬。無論如何,3大汽車製造商加薪,都為美通脹更添壓力。罷工持續,對美經濟固然不是好事,美股也將趨跌。

 

  美國經濟真的如耶倫所說無問題?看美國零售消費股,例如Nike(美:NKE)、Dollar Tree(美:DLTR)的股價或可知一二。有人甚至說,連全球牙膏市佔率高達四成的高露潔(美:CL)總銷量都跌了3%,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又怎會好?

 

負債重影響消費

 

  這個從牙膏銷情看經濟盛衰的方法有多準確,尚待研究,但預期美國學生將於10月起,須重新開始清還學生貸款,便會直接打擊美國消費市場。今時美國有數百萬人欠學貸,總額高達1.57萬億美元(下同),每名貸款人平均負債逾3.7萬元。

 

  美國許多貸款人自2020年3月獲准暫緩還款後,反而借更多的錢,包括車、樓、信用卡等貸款,他們較期間繼續還款的美國人,平均多了約1800美元(圖五)至約5.5萬美元(約42.6萬港元)的負債。既然有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負債這麼重,必會損害當地消費型的經濟。

 

 

  此外,針對美國福特、通用及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這3家汽車製造商的罷工持續,主要是因為工會與製造商在加薪方案中有很大分歧。無論罷工結果如何,3家製造商肯定會加薪,而加薪將進一步提升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成本優勢。

 

特斯拉終會受害

 

  根據行業數據,以上3家製造商的勞工成本(工資連福利),平均為每小時66元,特斯拉則為45元,勞工成本比它們少逾三成。雖說特斯拉的成本優勢在今次汽車工人罷工中將更凸顯,但最終亦必受影響。

 

  據招聘網站Glassdoor估計,特斯拉的技術人員平均時薪介乎23至32元美元(下同)之間,但在加州的工廠招聘廣告中,待遇已不同,技術員的時薪已增至24到67元不等,還另加現金、股票等獎勵,以及其他福利。

 

  美國康奈爾大學勞資關係研究專家惠頓(Arthur Wheaton)直言,今次汽車工人成功爭取到更高工資,可能便會在特斯拉組織工會,給特斯拉帶來加薪壓力。

 

  今次汽車工人罷工其實是美國打工仔對新科技、對自動化,威脅自己飯碗的反彈。美國很多企業正擬用新科技取代工人,又怎限於汽車製造?荷里活編劇、演員與製片商長達數個月的抗爭和罷工;美國西岸碼頭工人今年6月罷工,在重新談判時就投訴,碼頭的機械人數量激增。此外,即使航機已十分自動化,但美國航空業工會仍反對將機組人員由兩人減至一人。各產業進一步以AI、科技進行自動化,已是大勢所趨。

 

  與以生產傳統能源汽車為主的製造商相似,上日(20日)美國的能源股表現也差勁,例如能源指數ETF(美:XLE)、西方石油(美:OXY)就分別跌0.93%及0.77%,但也不要以為美科技股會向好,上日強如微軟(美:MSFT,跌0.12%)、亞馬遜(美:AMZN,跌1.68%);英特爾(美:INTC,跌4.34%)、台積電(美:TSM,跌0.74%)、英偉達(美:NVDA,跌1.01%)等均無一倖免。

 

英偉達業績疑篤數

 

  英偉達近日被一名分析員爆料,指它今年第二季營業額135億元可以比市場預期的112億多出23億;比第一季增長88%,按年增逾100%,是因為一間名為CoreWeave,從事AI雲計算服務供應的客戶,買英偉達的產品H100 GPU,然後再把GPU拿去抵押給貝萊德、黑石等金融機構,借了23億元再去埋單,谷高營業額。

 

  那分析員指英偉達其實是CoreWeave的大股東,故CoreWeave取貨有優先權,遂可用貨抵押來融資,但其他客戶就無貨,市場極度缺貨,GPU價格就不斷升。就這樣,英偉達左手賣給右手造業績,貝萊德、黑石等不是不知,只因它們也持有英偉達的股票,可以賺更多,所以就難怪他們願意與CoreWeave蛇鼠一窩了。

 

  美科技股近日表現已差強人意,還加上英偉達這類「篤數造假」的醜聞,股價就更雪上加霜。納指在AI熱潮的推動下,曾引領美股上升,但自7月以來,投資者普遍預期美聯儲局將長期維持高息環境,令納指較7月18日的高點下跌了約3.9%。

 

  此外,美銀客戶的流動資金報告顯示,截至上星期五(15日)的一周內,美科技股的贖回規模最大;花旗則表示,投資者正為美科技股進一步下跌作準備,可見美銀行對美科技股未來也不樂觀。

 

  美經濟及美股有難,投資者還有甚麼選擇?明天(22日)續。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