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018
減行車 促安全
就大埔巴士翻側造成80多人死傷的嚴重交通意外,政府將成立一個由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調查事故,並檢討專營巴士服務,以確保公共交通服務安全。政府總部日前下半旗致哀、公務員默哀,並取消年初二的煙花匯演,都是適切而恰當的決定,謹此希望不幸與傷痛將隨雞年離港遠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社會都期望,獨立調查委員會能找出今次嚴重事故原因並釐清責任,最重要是防止日後同類災難發生。
今時輿論普遍認為,巴士司機人手不足是今次肇禍的根本原因,而檢討相信也會循司機招聘、制度、培訓及監察等方向進行。行車安全是大前提,專利巴士公司絕不能因利潤而犧牲安全。巴士行車安全第一的意義,甚至凌駕其他服務質素。
去年9月,深水埗有巴士剷上行人路,造成30多人死傷的意外,同樣令人傷痛猶新,這宗車禍也涉及人手、編更的問題。可惜亡羊並未補牢,假如巴士司機人手不足是行業普遍問題兼車禍根源所在,巴士公司便有責任提升司機薪酬及待遇,包括改善工時和編更的制度等,以吸引更多司機加入。以九巴母公司載通去年公布稅後盈利逾6億元的財務狀況來看,巴士公司應有不少的空間,為月薪約1.6萬元的前線車長,提供更優厚的待遇。政府甚至可考慮確立巴士司機薪酬制度,從而規定及劃一司機的工資及待遇。
理論上,薪優可吸引更多人投身巴士司機行列,兼職、編更困難等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若仍人手不足,巴士公司就須考慮在個別日子或時段,酌量減車、減班次,實行釜底抽薪︰既沒有巴士,便不需要那麼多司機駕車。當然,減少路線或班次稍疏,都會為當區乘客帶來不便,而以盈利考慮,巴士公司也未必願意,但當安全與不便難以兼得時,乘客相信寧取安全而捨不便。
以今時巴士車身廣告收費由每輛約5千元(4星期)至約11萬(12星期)來看,我們不認為巴士公司會因廣告收益而增加巴士在路面行走的數量,而加重司機人手壓力。因此,若今時司機不足,要安全行車,減車似乎是巴士公司需要考慮的方向。
即使待遇好、人手足,也未必代表巴士司機不會導致交通意外。加強技術培訓及安全意識之外,司機可否效法民航機師,駕駛前要通過簡單的身心測試?行車時,司機又應否佩戴一些監測心跳的裝置,以提醒司機控制自己的情緒?
確保巴士行車安全,保障司機、乘客、其他道路使用者及行人是巴士公司及政府的責任,港人可少看一次煙花,卻不願再為這類人為的巴士災難再痛多一次。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