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2015
熱誠培育下一代
最近有約1,400名受訪小學教師認為「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影響日常教學之餘,也添師生壓力。事實上,每個行業都有壓力,希望教師能抵住壓力,繼續保持應有的教學熱誠,培育下一代。
教學不應只着重成績,更要為他們培養一套正確價值觀。
TSA設於小三、小六及中三,用以評估中、小學中、英、數三科的教育成效。若以「影響日常教學」為由而廢除,那從小一至中三的教學成效將如何檢視?有教育工作者又批評TSA側重學科成績,以偏概全,但若不以客觀成績評核,難道以較主觀的操行分數來評定學與教的效能?因此,在未有一個更理想的評估系統前,教師若因壓力大而要求廢除TSA,並非負責任的表現。
不過,TSA對學生構成壓力就必須正視。若社會共識是評估教學效能是小學至初中階段必要的話,如何替學生減壓就會是首要議題。若大家留意到,大部分幼稚園在幼童手眼協調、空間感等還未發展成熟便要求他們寫字,便可知學童的壓力很多時是來自學校。
教學成效固然不應只忽略學生品德的培養,而教學專業發展及課程等雖有其不能盡如人意之處,但學校、教師卻仍有很多必須堅持的態度。
學校有責任教學生明辨是非,進而讓他們內化成一套道德觀念。今時權利和自由經常被人濫用,不少學校也被迫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和「自由」,包括因訓導理由而要搜書包,還要顧及學生的私隱權;學生被罰留堂補做功課,還要先徵得家長,甚至學生的同意等,簡直荒謬!罰學生留堂應「通知」家長而非「徵求」同意,學校不願負教導的責任,而埋怨家長是怪獸,就是失職!
筆者讀書時、教書時的老師都要家訪,可能當年沒有駐校社工之故,而要教師兼任,但今時學校社工不夠人手,教師又謂自己不專業而不去關心學生,少年心底夢,到底誰來關注?
唸中學時,有位老師不單在校苦口婆心勸勉我,還時常與老爸「交換意見」,實行「家校合作」,嚴加管教我這頑劣學生,及至我大學畢業,老爸與已移居澳洲的老師還時有通訊!筆者得以有今天,都是拜那位熱誠老師所造就。
教好學生,還在於下課後持續的熱誠而並不在於只怨制度、未能持守專業精神的心態。我們認同教師工作量大,但如巴士阿叔話齋,人人都有壓力。壓力,豈教師獨有?
轉載自: 晴報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