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011
愛拼也會輸
若要問上海人和溫州人在投資策略上有何差別?筆者相信:兩者對待風險的取態肯定是差異之一。假設「富貴險中求」俗語是對的,似乎上海人投資策略是過於保守了,因為現在安居上海的億萬富豪不少,但是籍貫上海的卻是鳯毛麟角。
上海人的投資意識審慎保守,因為經濟基礎相對良好,人們即使不鋌而走險,不放手一搏也能維持安逸平穩的生活;商場變化跌宕起伏的經驗教訓,亦令上海人善於政策地觀察和比較,強化規避風險的意識。
香港一家年收入近百億的地產中介公司的老闆祖籍上海,其經營手法正反映了上海人善於規避風險的理念。該集團的銀行存款保持固定水平,穩健支撐公司業務,即使來年「顆粒無收」,亦可維持公司正常運作18個月。如果換成溫州人,又擁有這個「身家」,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將資金投放到不同的項目賺取利潤。
客觀上中國經濟領域仍有限制民企的「玻璃門」,資金找出路;近年炒樓、炒地,又比做實業的利潤多得多,溫州人唯效法猶太人,靠投機、放高利貸的方式賺錢。從上海和周邊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到各種不同大宗商品投機,溫州人抱團出擊,蜂擁而入,使溫州經濟失去定位。
有人把溫州人的成功,歸結為承受高風險壓力的偏好。在溫州,拿個人的錢放高利貸被看作沒本事,不少高利貸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無論多有錢的溫州人,只要能籌集到資金,便一定會儘量借貸投資。
改革開放後,由於利率長期被壓低,資產價格的漲幅遠較存款利率為高,加上民間借貸的利率遠比銀行一年基準的借貸利率6.56厘高,部份借貸的利率高達月息6厘(複息計算,年利率為101.22厘)。溫州人大膽借貸的策略佔了大便宜,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量溫州的企業和家庭利用資金放貸,有些甚至借入資金進而放貸,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從金融角度看,借貸具有槓杆效用,可將回報的比率放大,但同時也增加了投資的風險。企業雖能靠民間貸款來填補資金缺口,但是甚少有行業的投資回報高得足以支付民間借貸的高昂成本。另外,無法取得銀行信貸的企業不惜使用高利貸,足見其財政已近「山窮水盡」的地步,破產倒閉的風險自然不小。一旦貨幣政策驟變,違約個案相繼出現,便會引發貸款方資金鏈斷裂,直至拖垮整個民間借貸系統。
這次溫州民間借貸風暴,使筆者想到二十多年前的「抬會」事件。85年溫州盛行組織化民間金融「抬會」,若干人組成一個「會」,發起人稱為「會主」,層壓式發展會員,形成複雜的金字塔式結構。滙集的資金交會員輪流使用,先用的人付利息,後用的人吃利息。在1986年春出現資金鏈斷裂崩盤,整個溫州陷於空前的混亂,導致當地過萬家庭傾家蕩產,數十人自殺,數百人潜逃,千餘人被債主禁錮,成為融資過程中,只顧回報忽略風險酿成拖垮經濟惡果的反面教材。
近來,溫州連串企業主因無力償還民間借貸而「逃避」,不少公司的負責人被政府監控要定期報到,以防他們潛逃。恐怕隨經濟環境的惡化,將掀起一輪企業破產的「腥風血雨」。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敢冒風險,是成功的必要元素;但放任風險,也是步向失敗的捷徑。溫州人雖有愛拼的性格,但無法左右上下起落的經濟運行規律。與其說「愛拼才會贏」,不如說「愛拼不一定贏」,甚至也可以說「愛拼也會輸」。
【你點睇?】高拔陞指醫管局將採購內地醫療儀器配合政府節流,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