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21
醫社合作不是口號
本地醫療政策討論中經常提及醫社合作,也許市民會疑問:醫社斷層何以見得?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數據顯示,本港公營醫院30天內未經預約再度入院的比率約20%,則每五個病人便有一人未能「斷尾」;當中大多在出院後於社區缺乏適當護理,導致病況惡化,需要重新入院。最難堪的是,在香港如此發達地區,居然亦偶有聽聞長者寧願留院也不願重回家園,可見社區資源有多麼的緊絀!
除此以外,年長病人因輕微病況而到公營醫院求診比率亦高達46.8%,則逾半的年長病人病況其實於社區及門診服務已足以解決。此現象的起因不離三:社區資源不足、社區服務輪候時間漫長、社區服務零散導致長者不懂如何獲取支援。這些詬病指向醫社銜接中的種種漏洞:社區護理員待遇差導致人才流失、民間機構資助欠持續性、市民對專科或醫院服務過於倚賴等等。要改善醫社合作,港府在人才、資助、推廣方面都要多下功夫。
推動醫社合作 避免服務零散
近年港府對推動基層醫療和醫社合作方面,集中發展地區康健中心 (下稱「中心」)。繼2019年全港首間中心坐落於葵青區後,深水埗區中心亦在2021年中分階段投入服務,而屯門和黃大仙區中心則有望明年春季啓用。地區康健中心致力加強與地區上的其他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設施的協調,建構服務網絡。除了轉介區內會員約見地區網絡醫生,協助建立關係外,中心亦會接收公營醫院出院病人個案,為髖骨折、急性心肌梗塞後期和中風病人提供復康服務,加強社區支援,防止再度入院。
表面上港府看似對症下藥,然而地區康健中心的效用仍有待觀察。主要是中心資助會員約見地區網絡醫生只限兩次,業界憂慮市民在資助過後便重回公營醫院,尤其對患慢性病而需長期護理的病人而言,有限資助只能說杯水車薪。
而且地區康健中心採用公私營協作模式,全港十八區便有十八間營運者,服務合約訂於三年,或不利各機構作長線籌劃。至於新加坡,當地設有官方護聯中心 (Agency for Integrated Care),強調單一對口,集結全城社區護理服務和相關信息,透過一站式網上平台,為長者和照顧者提供社區安老、財政援助、晚期照顧等資訊和跟望方式。在以區為本的地區康健中心模型外,港府應多參考不同範本,破舊立新,繼續加強全港醫社服務統籌。
現時新冠疫情持續,醫院資源緊絀,更是突顯社區護理角色的重要性。由疫情至今長者一直被視為高危組別,除了確診後死亡率較高外,我們亦曾發文長述長者的精神健康亮警號,以及照顧者因疫情間社區機構服務停擺而壓力倍增。社區護理可謂醫療系統的強健後盾,既有助預防疾病,減低醫療服務需求、亦在緊急關頭為醫院分擔工作量,維持社區健康。港府則將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展開諮詢,我們期望未來政策更為全面,確保醫社合作不會淪為空口白話。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