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2020
失業率創新高 應對不能止步眼前
疫情對經濟和勞工市場造成嚴重衝擊,3月香港失業率達到超過九年來的高位,升至4.2%。失業率上升的速度頗受經濟下行起點的經濟狀況影響(見表一),例如環球金融海嘯前香港經濟較穩健,金融海嘯期間季度GDP平均跌3.8%,但失業率總計僅升1.9%;相比而言,SARS前香港經濟已轉差,儘管疫情短暫,但失業率升幅明顯。而本次新冠疫情前香港經濟已漸低迷,隨著疫情漸趨嚴峻,上周政府預計今年最壞情況GDP會倒退7%,失業率恐繼續攀升。
就業市場面臨的定時炸彈不止於此。自人工智能(AI)技術興起,逐漸取代人力,勞工市場不可避免地迎來結構性改變的壓力。面對眼前經濟衰退的陰霾,政府打出了「保就業」的「組合拳」,但除這些短期措施之外,政府亦應及時調整長遠政策,幫助勞工市場快速適應AI時代的變化,轉危為機。
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是一把雙刃劍,在取代人力的同時創造更多發展機遇,AI亦不例外。一方面,隨著部分行業和工種逐漸自動化,機械人被更多地用以節省人力成本,人類就業前景受到相當衝擊。牛津大學教授提出的基於工種的估算方法(Job-based Approach)計出在未來20年內,OECD國家內平均有57%的工作崗位有較大幾率被AI取代。麥肯錫亦提出另一個基於工作任務的估算方法(Task-based Approach)。以客戶服務人員為例,將該工種按業務(包括回答問題、處理交易、跟進查詢等)分類,估算其中AI能完成的比例,再得出這種工作整體的自動化潛力,由此可得世界各主要國家有43%至56%不等的工作能被AI取代。
但另一方面,如同此前幾次技術革命,AI亦能為人類帶來全新機遇。譬如伴隨著技術革新,機械製造、航空運輸等行業應運而生,帶來了數以十億計的全新就業機會。世界經濟論壇估計,截至2022年,AI將在取代7500萬個工作崗位的同時,創造1億3300萬個全新工作,從總體來看對就業反而很有好處。因此長遠來講,如何實現人類與AI之間的分工合作、盡早培育適配AI時代的人才更為重要。未來我們可能面對嚴重的勞工技能錯配問題,社會需要及早培訓人才、或幫助現有勞工升級技能,以填補AI將創造的職位空缺。
儘管香港政府已釐定了包括AI在內的四個優先發展的創科範疇,但尚未就AI的發展制定具體路線圖。近年,中、美、英、歐盟、法、德、日、韓等地區紛紛推出高層次的AI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但香港卻遲遲未有行動。政府應制定一套全面的AI發展策略,特別是提供未來勞工市場結構性轉變的預判,配合目前中學STEM教育的完善升級,為相關人士及時提供AI教育和培訓,令香港在不犧牲勞工飯碗的同時,能順利搭上AI時代發展的快車。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