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2013
專題習作成了家長鬥法
朋友的女兒在港島區一名校的幼稚園讀書,升小一時便去小學部上課。小一老師叫孩子們做一個比較幼稚園和小一不同的專題。
想像一下,一個六歲孩子怎樣做這個project?雖說兩所校舍只隔了一條街,但朋友和女兒一起做時,卻發現她只記得幼稚園時穿的校服不同、和她玩的小朋友較多,還有便是老師不一樣了。
朋友問她有沒有留意校舍不同呢?學校的設施呢?多了小賣部啊!地址呢?還有電話號碼?校簿……
他一邊和女兒討論,竟發現了幼稚園和小學的分別愈來愈多,也怕女兒做得不好,於是和她一起做。
女兒說不出甚麼分別,他用引導的方法,但女兒聽了也不知道怎樣表達出來,於是他幫一點忙,然後又建議可以拍些照片……
到最後他上網把兩所校舍的衛星圖片下載並打印出來……
那份專題功課足有一百頁紙,我說:「不用這麼誇張吧!」他說:「別人的更厲害呀!」
一份屬於小孩子的自學家課,變成家長各自鬥法。朋友說這兩年已經習以為常了,反正每次都是家長出馬,因為父母們怕孩子做得不好,給人比下去,影響成績,所以如果公開考試可以代勞,父母一定第一時間頂上。
我做過非正式的統計,父母替孩子做專題習作,這現象非常普遍,由港島區名校到元朗村校,有許多朋友都是教書的,他們都為我提供了佐證。
你為甚麼還要打分呢?做老師的明知是家長做的,也不可以直接說出來,一來沒有證據,二來做這些專題是教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他學習的是一套自學方法,很難說他們是怎樣做出來的;三來是老師都不打算以此作為評分標準,仍然倚重考試成績,所以專題教學名存實亡。
這樣說不代表我必定反對入讀傳統學校,甚麼類型的孩子讀甚麼類型的學校,比較貼近現實。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