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2016
把握當下 開拓經濟機遇
過去兩周的新聞,有好幾個關於世界不同地方近50年的發展故事,引發筆者一點反思。
香港經濟已經被鄰近地區趕過,港人如不專注發展,只怕下一代工作會更艱辛。(資料圖片)
首先,古巴強人卡斯特羅去世。經歷近50年經濟封鎖,今天滿布古巴街道、早應駛進博物館或劏車場的「粵語殘片」時代舊車,或許終可退位讓賢,而Wi-Fi亦可能開始普及。
本應乘勢起飛 卻錯失時機
幾天前,筆者又隨民間智庫大舜基金主辦的「一帶一路」考察團,走訪被軍方封閉近50年,在年多前選出了昂山素姬而開始改革開放的緬甸。不幸的是,考察團甫住進該國最大城市仰光的頂級酒店,便經歷了一晚停電三次的「見面禮」,彷彿把時光倒流25年,令筆者回到上一次有同類經歷的菲律賓。
50年前的古巴和緬甸,經濟可能比當時的中國好,但近20年,中國一改從前側重意識形態、思想鬥爭,全面推動改善經濟、民生、教育和社會建設,令8億人民脫離赤貧,把人均壽命增加差不多一倍;將社會推進小康時代,近年更晉身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跟50年前同一起步點的兩個國家可謂雲泥之別。今天緬甸的人均GDP仍只及香港的30分1,即是每天一個港人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便等於30個緬甸人的產值;或換句話說,一個港人只須每月上班一天,放假29天,其產值仍高於一個每月工作足30天的緬甸人。至於古巴,今天仍是近乎全無互聯網足印,以及夜幕低垂後地球上少數的黑點之一。
回到香港,這兩周的宣誓和釋法風波,掀起有關50年不變的港人治港,及一國兩制的討論。近日,林鄭司長宣布慶祝回歸20周年慶典的準備工作已展開。50年不變的港人治港,今天已過去40%;由這角度看,香港可謂已「步入中年」。筆者相信,港人對於今天的「中年香港」心裏恐怕滿不是味兒:本來,過去20年我們遇上祖國急促發展,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兩大結構性趨勢,理應為已成熟、逐漸放緩的經濟注入強心針,為讀書最多的年輕一代,帶來有史以來最强的上流動力,並替整體經濟增值,多賺錢來支援愈來愈多的長者一族及弱勢社群。可惜,事實剛好相反,香港的經濟表現強差人意,令人大失所望﹗
港GDP被拋離 全因無止境爭拗
如圖所示,近年香港的GDP已(或勢將)被一眾國內大城巿高速拋離-實在難怪林鄭司長會說她「不甘心」香港表現!香港有盡祖國發展及先行者優勢,在全國最肥美的經濟土壤上,卻只種出幾顆小蔥頭,就好比明明IQ 200的人,到了中年卻只能小學畢業﹗相反地,一河之隔的深圳,一向只是香港「後花園」或「工廠區」,卻在20年內搖身一變成為耀目的火鳳凰。以能反映民營企業動力的「2016胡潤百富榜」為例,上榜的2,056名成功企業家中,322人住在北京,第二多的已經是深圳,有195人,已超越上海的162人及廣州的78人。
緬甸、古巴、中國、香港、深圳過去20年及50年的成與敗,實在大有值得我們反思之處。畢竟,人生能有多少個50年?香港回歸前的30年,沒有強大祖國作靠山,面對作為殖民地的現實,香港人仍自力更生、不懈奮鬥、「大吃四方」,擁抱全球機會,沒有半點怨天尤人,說要向美國、英國求助、向國際乞憐;我們全力為家人、為事業、為社會打拼。
當時的香港從不熱衷意識形態、口號政治,明白「明天會更好」只靠自身的努力,情況與當時的中國形成强烈對比。誰料到回歸後的20年香港擁抱口號政治,凡事以賺政治本錢、搶佔片面道德高地為首要任務。民生、經濟等重要議題往往被迫靠邊站,包括成立創科局、增加土地供應等,都因為要支持廣大的市民政治食慾,很多小事也被化大,令民生受害。難怪港大校長馬斐森近日說,有很多在港大磨蹭爭吵一年的議題,在外國大學幾分鐘便已通過!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也勸年輕人,「不要把事情無限放大」。
港經濟千瘡百孔 更需對的領袖
如今,特首選舉尚未開閘,已變成政黨及傳媒的主菜,各持份者的甜酸苦辣五味架早已準備就緒。在煲了20年政治老火湯的極端環境下,任何改變現狀的動作都會被冠以「政治迫害」或「利益輸送」等陰謀論指控。
但其實,投票決定的考量卻很簡單:究竟香港是不是一個太平盛世?所以甚麼政策也不需改變,下一代的上流力、老弱傷殘的照顧便已樣樣完美、而且能兼顧財政持續性?若是,那我們便只需一個「小做小錯」的特首。但若你的答案是,香港今天的社會支援及經濟動力已千瘡百孔,更遑論要追上現在已超越我們的對手,那我們便要選擇一位會do the right thing-「做對的事」、不過在政客口中絕對會「做大錯」的領袖。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