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18
【人工智能取代醫生?】高科技不會造就更好的醫者
互聯網醫療成為熱門名詞,更有相關公司在本港上市。好奇之下,我下載一個國內互聯網醫療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看看其中一項功能「線上問診」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參加「線上問診」的醫生,來自不同省份、醫院及專科,顧客問診的內容在遮蓋化驗數據後,其他人均可閱覽,看來跟本港一些醫生問答網站的功能差不多。病人例必頻密地提供一組又一組的最新化驗數據給醫生,希望對方可以就自己的病情給一點意見。在多次來來回回的一問一答後,回答問題的醫生——內地的又好,香港的又好——往往以類似的說話作結:因為沒有親自診治你,故不能在此提供更多意見,還是請你跟主診醫生溝通。
像這樣的「互聯網醫療」,醫生頂多提提意見,不能取代斷症。那麼醫生怎樣斷症的?本月上旬,中文大學醫學院一場以「文物觀賞」融入醫學教育為主題的記者會上,助理院長 (常務) 趙偉仁便說,醫生需要觀察力與洞察力,加上臨床檢查,結合已學得的知識,相輔相成才行,這也是行醫之基本。
換言之,醫生斷症,不是單憑化驗數據、內鏡檢查或X光、磁力共振、電腦掃描等影像而已(雖然不少私家醫院仍以最先進的型號作招徠),過程中,他們也要靠觀察或觸摸或按壓病人的身體部位等「臨床檢查」,來幫助斷症。趙偉仁舉例說,手掌心的筋纖維化,可能是肝硬化的表徵,就算是醫科生,只要受過訓練,也該能摸出來。之後就是結合其他表徵,並以不同的檢查方法來確認。
近年人工智能以至深度學習興起,有人期望這些科技能進一步提升斷症準確度,甚至取代醫生——只要把檢查數據投進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就可以得出答案,醫生無須親自診治病人,更不用說觸診等臨床檢查了。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臨床檢查技巧的副教授John Kugler,去年底接受醫療新聞網站Medscape訪問時說,上述那些人工智能診斷場景,不一定是醫生——又或體會過患病之苦的醫生真心想要的。病人就是想信任坐在面前的這位醫生,想信靠他的經驗,想他明白不同的病人本身的價值觀。
在剛才所提及的中大記者會上,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亦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無論科技發展得如何,並不能代替醫患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不能忘記的是,身為醫生,並非找出病人器官的化驗數字哪個不正常——這樣的工作,早晚會被人工智能或機械人取代。」他稱,觸診,或中國人所講的「望聞問切」這套方法,不能忽視。「我們診治病人時,不是跟他們說:『你不用講了,我替你安排不同的先進檢查,然後等報告出來(就知道你患甚麼病)。』我相信,觸診,加上接觸病人、觀察和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Kugler也說,他經常教導學生,診治過程中,並非要替病人下決定,重要的是跟病人一起找出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當中少不了的,是溝通。
說到底,醫學是一門人本關懷的學問。
【你點睇?】高拔陞指醫管局將採購內地醫療儀器配合政府節流,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