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21
共同富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8月17日),提「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何謂「共同富裕」?這是今日中國的政治用語,指人民都過上幸福、寬裕、美好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之一。鄧小平曾說過,由於中國是個大國,如果走資本主義的道路,只能使百分之幾的人富起來,解決不了99%的人的生活富裕問題。他提倡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落後的地區和人民,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資料圖片)
中國歷史上就曾有過對共同富裕的追求,稱為「大同」。《禮記•禮運•大同章》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謂大同。」
文革年代毛澤東搞人民公社,也曾公開說「《大同書》所寫就是我們共產主義者要建立的理想社會。」可見無論是《禮記》的「大同」,抑或毛澤東的「人民公社」,以至如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目標都是一樣,但手段和方式顯然有別。毛澤東的人民公社,吃「大鑊飯」,推行的是「平均主義」;然而據中國官媒新華社解釋習近平的「共同富裕」,就指出了它與「平均主義」的不同之處。
共同富裕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這顯然是頗具雄圖偉略的遠見,已被視為中共建黨一百周年後下個「百年目標」,甚至可能會成為中國高增長時代結束後,下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以今日中國的經濟現狀來看,雖然已是脫貧大國,經濟發展很快,但貧富懸殊仍然嚴重,財富分配有待完善。特別是新冠病毒疫情擴大了貧富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疫情幾乎沒影響到上層階級的收入,但草根收入則停滯不前,甚至下跌。去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指出,中國人的月均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的有6億,相當於人口總數四成以上。所以現今推出「共同富裕」政策,也屬應急之需。
現時中國的「共同富裕」政策,已不是紙上空談。今年6月,習近平已將浙江省設為「共同富裕示範區」,主要發展目標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共同富裕」,人均生產總值達發達經濟體水平。中國政府發文指,希望浙江能「發揮好對全國其他地區的示範帶動作用」。
就字面看,「共同富裕」的願景美好,但能否實現,仍有疑問。若過於雷厲風行,或可能打擊投資意欲,例如政策一出台,被整頓的企業大多股價急挫,反映投資者對上述企業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有不少創業者都為求財而來,而共同富裕,也有可能打擊創業精神,令此一政策變成殺雞取卵。還有一個弊病像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的福利太好,人人練精學懶,令經濟發展停滯。
總而言之,這種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推行時拿捏的分寸要很準確和靈活,現時中國相信仍在摸著石頭過河,且看會否再推出新的政策,彌補可能的缺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