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20
資本市場全面洗牌
早前,不少內地朋友與筆者討論港股的價值,特別是香港企業的價值。經歷回歸後23年的發展,香港企業的戰略價值已經不比當年了,本地資本市場更是持續兩極化,投資者的焦點全部放在新經濟股,不少本地備受冷落的傳統舊經濟股面對市場口味的劇變,選擇急流勇退,甚至是提出私有化。隨著傳統本地舊經濟企業陸續私有化,港股地方色彩將退色,隨之而來的是國家資本的到來,香港全速發展為國家級的資本市場。
細看因由,本地企業選擇私有化,主要是覺得股價偏低,不能反映真實的資產價值。同時,對部分企業而言,資本市場或失去了集資功能,私有化將節省一大筆上市支出及成本,亦可以避過潛在收購方以低價進行敵意收購。
不能否認,本地企業多為傳統家族企業,不論在業務性質及營運規模,特別是資本市場概念及爆發力均不及新經濟股吸引。儘管這不代表港企不值得在港上市,可是投資市場喜好出現變化,導致本地企業最風光的時刻已逝,資本市場弱肉強食,未來難免需要逐步淡出資本市場。
正當愈來愈多港資公司私有化,在美國上市的內資股加快回流在港上市,連同內資加快收購步伐等,皆加強內資在港影響力。而本地企業的市場地位則會被進一步邊緣化。不少朋友認為,若本地企業被內資收購,或有助內地與本地的經濟及社會融合,信息隔膜將被打通,對國家發展有積極的戰略意義。故此,餘下仍獨立運作的銀行、電訊、地產及公用事業等等產業均為被收購的重點。
其實,內資收購本地企業並非新鮮事,在2000年後,不少觀點曾多次指出內資可借港企出海,在過去20年,筆者亦接受過無數訪問進行分析,內資企業亦曾以天價收購本地上市企業。到了目前,本地稍具規模港企已經被收購得七七八八。
面對如此新發展趨勢,對一些仍獨立運作的藍籌企業背後的家族股東,若上市企業的股價估值無法發揮應有的水平,而股東亦無意被收購,當然會趁目前低價位的時刻把握機會將其私有化,以免企業低價落入其他人的手中。
疫情對本地經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地企業的估值持續受到衝擊。筆者不排除目前剩餘仍獨立運作涵蓋各行各業的企業龍頭,將在未來十年陸續成為內資,本地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不斷淡化,香港資本市場將一步步並入國家資本平台,若能把握發展方向,機遇定必無限。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