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16
「熔斷」難斷!
2016年新年剛至,筆者電話響過不停,不少是來自中外媒體界的友人。其間,中央電視台與筆者的交流最深入、與二套、國際頻道及證券頻道的朋友進行了深層次的討論。其後,筆者再接受CNBC、彭博等等中外媒體的專訪,焦點均無法離開A股及資本市場。
的確,2016年首個交易日,A股表現偏軟,滬綜指半日就跌逾百點,就馬上觸發熔斷機制,這是大家從來都沒有想像過的。A股首次運作熔斷機制,除了自身出現波動之外,港股及環球市場都引起異動。「熔斷」難斷,筆者差不多全周都在回應相關機制的難題,熔斷是國策,是沒有辦法馬上取消的,未來熔斷機制究竟何去何從?
熔斷機制首日實施,以及內地股市面臨一系列的改革,對部分投資者而言,產生了若干短期心理影響。熔斷機制相對於以往的漲跌停板機制,理論上會較為全面的冷靜機制,但由於內地股市以散戶為主,容易「衝動」,新機制對股市的實質作用,仍需時觀察。熔斷機制理論上是穩定市場的機制,不該是引發恐慌的原因,筆者認為投資者不應過度反應,更不應讓熔斷機制遮蔽市場的焦點。
當然,A股的熔斷機制原意是在市場波動時給予投資者冷靜的時間,然而在首個交易日當滬深300指數跌5%觸發15分鐘停市暫停交易,復市後未能令市場冷靜,滬深300跌幅反而加劇至7%,最終導致休市。香港證券市場也有意在今年推出類似熔斷機制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俗稱冷靜期)」,筆者認為值得再三思考。
有朋友認為,A股熔斷機制的先天缺憾,就是滬深300跌5%觸發首次熔斷後,暫停復市只需要再多跌兩個百分點,即跌幅達7%便再停市,5%與7%的跌幅相差太近,A股首次熔斷後,買家不敢入市,寧願觀望至下個交易日,未能安撫市場情緒,反而令跌勢加劇。香港港股市其實並不需要設冷靜期,若真的要實行,也應避免上述缺點。
港交所擬推出的冷靜期與A股的熔斷機制並非完全一樣,根據機制,若5分鐘內恒指或國指成分股單邊波動10%,或恒指或國指期貨單邊波動5%,便進入5分鐘冷靜期,交易在鎖定價格內進行,而非暫停交易。與此同時,交易受限的是恒指、國指成分股,並非停市。
無論如何,香港版本的冷靜期應如何推行須三思,這種影響交易的機制其實並不受投資界的歡迎,建議各方再行思考。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