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15
中國是世界救命稻草?
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央行爭相量寬,其後各國股市陸續復甦,除了量寬湊效之外,中美兩國經濟恢復元氣也建功不少。可是2015年6月中開始,A股出現大調整、內地宏觀數據持續不振,再加上8月份人民幣突發貶值,導致環球市場重新檢視中國經濟的狀況,環球股市也遭遇震盪。
踏入九月份,環球市場氣氛相當詭異。近日股市出現反低潮式的上揚,原因又是中國,大家認為國家財政部將推出「超級量寬」,會否兌現?有待觀察。但是非常明顯,在過去幾年,中國擔任了世界股市的救命稻草!
以往我們一直說環球因素影響中國股市,可是到了今年的下半年,情況出現微妙的改變,一切皆倒轉過來,就是中國因素開始影響環球股市,而環球股市的表現曲線加劇中國股市的動盪。
就以早前8月21日美股大跌為例,當時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最新發佈的宏觀數據疲弱、中國需求減弱導致環球科技產品需求放緩、中國需求下調導致商品需求下降,站在環球投資者的眼中,全部都是中國因素所導致。週邊震盪再度影響內地資本市場的表現,形成惡性循環。
到了九月首個交易日(週二),全球股市再次受中國因素拖累而大跌,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9.7的三年低位,製造業再陷收縮,9月2日首先推倒A股、隨後日股、歐股及美股也受悲觀情緒衝擊,猶如骨牌倒下。美國道指更曾急挫440點,歐股亦跌逾2%,油價大瀉逾6%。
有趣的是,避險資產如日圓和黃金卻出現上揚,可見市場避險情緒相當濃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前預期,須再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呼籲各國小心受中國經濟放緩波及。在過去半年,中國一方面採用財政刺激政策,嘗試擴張需求,可是未能有效抵銷內需的萎縮。與此同時,在人民幣匯率和勞動力成本高企的環境下,中國出口無法得益於環球需求的擴張,加上內地經濟的增長前景暗淡,減息降準的確有其必要性。
不過,「雙降」亦未必能夠一箭雙雕,既救經濟又救股市。早前A股劇烈震盪,投資市場早有雙降救市的預期。筆者認為,終極救市能否成功,必須以內地經濟回暖及企業盈利趨回升為重要指標,屆時A股牛市才能夠重新開展,非常明顯目前條件並不具備。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A股,市場的焦點在於大規模的支撐股市政策會否持續?A股在7月反彈主要受惠於一系列救市措施。可是中國的宏觀經濟面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在經濟結構性改革及轉型的歷程中,產能過剩是中國目前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之一,國家希望以「一帶一路」的戰略來吸收過剩的產能。不過,遠水不能救近火,產能過剩在短時間內是消除不了的,產能過剩亦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若要有效對之,中國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而「一帶一路」亦需要加快落實,筆者估計相關對應政策將成為2015年最後一個季度的市場焦點。
如何締造一個更佳的股市環境將會成為重點。當中、中國及美國經濟的前景極為關鍵。先看美國,美國經濟數據雖然並非一致向好,不過勞動力市場的改善及房地產市場的溫和復甦都強化了經濟復甦的預期,可是偏低的通脹水準和環球風險爆升的情況下,弱化了美國9月份加息的預期。而美國週二公佈供的應管理學會(ISM)製造業指數PMI雖然由7月的52.7跌至8月的51.1,是逾兩年低位,較預期為差,而Markit製造業PMI由7月的53.8跌至8月的53,是近兩年低位,但是仍在擴張水準。
當筆者參考全球已公佈8月份PMI數據的29個國家及地區中,其中三分二較7月份為差,而10個國家及地區的製造業活動已陷收縮。全球經濟增長將較7月時的預測為弱,筆者估計其他新興國家或受中國經濟放緩、全球遊資收縮和美國加息前景這三大問題持續拖累。
坦白而言,中國經濟並非急速下滑,中央政府有方法處理目前挑戰,但經濟轉型期間難免路途崎嶇。2015年新興市場危機釀成10年內第三次通縮威脅,上兩次是2008年美國次按風暴及2010年歐債危機,是次可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迷你版,貨幣貶值帶來價格及貿易量的雙重震盪,將令機構不斷調低全球生產總值(GDP)及股市的預測,股市將於未來數個月尋找到新的底部。
觀測A股市場長線走勢,人民幣匯率走勢也是環球投資者關注的重點,目前環球投資者一面倒認為人民幣匯率將持續呈現弱態,這對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造成一定的壓力。近期,我們在香港外匯市場中觀察到,人民幣資產正透過不同管道轉為港匯,目的是避免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將帶來的潛在損失,環球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的觀點亦會影響A股市場的表現,絕對需要加強觀察跨境資金流向。近期,內地加強外匯跨境流動的管理及審批,提防有人以螞蟻搬家的模式,將外匯清光,背後同樣反照出相關問題的嚴重性,就是信心尚未恢復。既然如此,中國目前實在難以擔當環球救命稻草的重任。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