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16
鈎織融入時裝 傳承媽媽手藝
李露斯(Rose)在PMQ開店,賣的是鈎織時裝、飾物和DIY套裝。這門手藝,她從母親身上學來。
母親的鈎織手藝非凡,但為了照顧家庭,無法繼續發展鈎織事業,長大後的Rose成了時裝設計師,決定創立品牌「ibility」,為的是一圓母親心願,好讓母親鑽研多年的手藝不至浪費,甚至在社會失傳。
Rose愛以多種鈎織手法設計產品,「只用單一手法,設計就會很單調。」
80後的Rose可謂出身自裁剪世家,其太公於民初時期已在廣州開設洋服店,母親和她均從幾歲便接觸鈎織,「媽媽很喜歡手作,就連家具也會DIY,我和妹妹小時候的衣服,都是媽媽製造,但最深印象是鈎織。」Rose覺得,簡單一條線就可以鈎出不同圖案和顏色組合,故約在6、7歲開始,便向母親學習鈎織。
Rose長大後從事時裝設計,「想到媽媽很有心思地去鈎織,就會想到,一個品牌是否可以有些溫度,將人性化(元素)加入時裝之中?」
一如不少時裝設計師,在連鎖品牌打滾過後,Rose也自立門戶,其品牌「ibility」於2010年成立,由一間在紅磡的小時裝店開始,也離不開鈎織元素,例如從外界購入衣服再加上鈎織元素,或者鈎織整件衣服,「媽媽花了很長時間鑽研鈎織,我不想浪費她的手藝和經驗。」原來媽媽昔日也想從事時裝設計,但後來懷了Rose後,因家庭考慮而放棄。ibility,其實也是Rose為圓母親心願而創立。
成本高 品牌改定位不改價值
今時今日,鈎織已屬老派工藝,較常見於枱布之類的家品。Rose希望將一些時尚元素加進鈎織之中,用一個新和時尚的模式表達鈎織工藝,同時也讓母親一圓心願。「以前媽媽會鈎織出整件衫所有圖案,對生意來說成本太高,設計也未免老套,所以我會用不同鈎織手法、技術、針步和工具,再加入等不同物料在鈎織之中,希望讓人易於接受。」Rose表示,當中最難的不是鈎織技巧,而是如何將之融合其他物料之中,「要設計特別又要控制成本,在設計思考上會比較困難。」
Rose和Peter夫妻檔營運ibility,產品在誠品、LOG-ON等上架,他們認為,當中關鍵在於品牌有否好的故事和價值。
這其實是她跌宕起伏而來的感悟。2012年PMQ招租,Rose找來剛由英國回流的Peter合作,起初Peter只是投資者,不過問日常運作,但他卻發覺一件鈎織衣服,成本竟要3,000元。高成本主要來自鈎織師傅的人工,「產品如何賣得出去?」他們決定將品牌重新規劃,在PMQ舉辦一個鈎織展覽,展示鈎織時尚和型格一面,「外國客人覺得鈎織產品不止值3,000元,毫不猶豫掏腰包購買,只是這些客人是否經常遇到?」
媽媽不易認輸 不可能變可能
Rose笑言自己是一個設計師,「不會理成本」,故曾堅持全鈎織產品,但Peter告訴她潮流已改變,「要將最精細的鈎織設計放在細微位置作為點綴,會很吸引目光。」品牌也重新策劃,既然品牌價值在於分享、愛、珍惜和家庭溫暖,就索性以飾物和DIY套裝為主,其中後者恍似模型散件,有齊配件、物料、說明書甚至是錄像講解製作過程,讓客人DIY出手鏈、頸鏈、卡片套等,「鈎織的DIY套裝和手作在香港不多見,不過近年有『文青』趨勢,很多人喜歡親手造東西送給人,能令更多人明白鈎織的價值和當中的艱難,以至學懂鈎織技巧。」
不過二人指,來年時裝和親子裝將逐步成為品牌的主綫產品,「我們的市場比較小眾,所以要用DIY產品來成為主綫,但當DIY產品令品牌上軌道和建立聲譽,是時候將鈎織元素帶回時裝。」時裝產品約會生產數百件,當中鈎織部分全部需由人手鈎出,這艱巨工作由Rose的母親領軍統籌,「講鈎織,我一定不及媽媽,有時我叫她嘗試這樣那樣去做,她會認為『不行』、『沒可能』,但由於她不愛認輸,到最後又會真的做得到。」
親子裝將成為品牌的主線產品之一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