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2016
阿爺谷深港通
財政部昨發出通知,深港通內地個人投資者,差價所得,3年免徵個稅,認真益街坊,詳見財稅「2016」127號,部分如下:
經國務院批准,現就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下簡稱深港通)涉及的有關稅收政策問題明確如下:
一、關於內地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所得稅問題:
闡明稅項 出招加強監管
(一)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轉讓差價所得稅。
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6年12月5日起至2019年12月4日止,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轉讓差價所得稅。
對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紅利所得稅。
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H股公司應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提出申請,由中國結算向H股公司提供內地個人投資者名冊,H股公司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非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由中國結算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在國外已繳納的預提稅,可持有效扣稅憑證到中國結算的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稅收抵免。
對內地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按照上述規定計徵個人所得稅。
全文請上網查閱。
另方面,阿爺為阿有人利用深港通犯案,剛出了個《聯合公告》,會兩地加強監管:
兩地監管部門發布啟動深港通的《聯合公告》稱,已就深港通項目涉及的跨境監管合作原則和具體安排達成共識,並簽署了監管執法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執法合作,採取有效行動,打擊各類跨境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深港通正常運行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證監會同一天通報,決定部署開展「打擊市場操縱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將16起涉嫌市場操縱案件納入專項打擊行動。這是證監會繼部署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專項執法行動後,開展的又一次專項執法行動。在宣布深港通啟動日期之際,加大打擊市場操縱違法行為的力度,凸顯監管部門重視維護市場秩序。隨着滬港通、深港通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違法違規行為呈跨境、隱蔽、複雜等新趨勢,市場監管面臨新的挑戰。日前,證監會通報成功查處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
提振信心 打擊非法行為
對於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人們往往認為資金流向主要受到滙率變動、賺錢效應、估值差異、交易機制等因素驅動。其實,不可忽視監管執法及投資者權益保護差異可能帶來影響。就A股市場而言,市場操縱、內幕交易、信息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易發多發,投資者權益保護還存在不足。例如,《證券法》明確規定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但相關民事索賠訴訟尚不被受理。民事索賠機制缺陷及刑事責任追究力度不大,致使違法成本降低,是違法違規事件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行為頻發,扭曲價格訊號,損害其他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不成熟及「三公」程度不高的表現。這不僅容易造成市場過度波動,增加投資風險,而且不利於形成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長此以往,可能使部分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外資產生顧慮,阻礙投資意願的提高。從這一點上說,加大打擊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淨化市場環境,是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手段,關係到滬港通和深港通政策的最終效果。
因此,少了上下其手的混水與混手,會否出現水至清則無魚?待觀察。
《新浪財經》11月30日有報道,華創證券2017年度策略會於2016年11月30日-2016年12月1日在上海舉辦,港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出席並發表講話,他表示,深港通取消了總額度限制,引入了以保險公司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來介入,這將提升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力度。
以下為講話部分文:
巴曙松:作為現任港交所的首席經濟學家和華創證券的前任首席經濟學家歡迎大家。華創證券研究所走到今天也是得到了業界大家的廣泛支持。這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一個團隊。這一次我的幾個老朋友,也是大家很湊巧都能參加這個會,比如說原來國務院發展中心的老同事,也是華人裏面最早進入華爾街公司,保守一點就是之一,那個時候進華爾街三五個人,最早的一批,現在也是全球管理的黃金基金,屈指可數的前幾位優秀的基金經理,李山泉先生。今天也特地參加我們這個會和大家交流,讓他帶來來自華爾街一綫的市場的看法。我們也看到王慶,包括我港交所的同事,上海的首席代表,他們都會給大家帶來討論。
我重點是談談我們這段時間深港通從政策的策劃到現在初步落地,到我們自己的一些市場的看法。因為我發現原來覺得這個事情可能懂的人很多,沒有必要多講,後來發現,滬港通啟動兩年,國內外對滬港通、深港通這個交易機制了解的很少。我前天看到一個報道,也是說高盛,撥了數百人,投入多少萬個小時來關注分析深港通啟動帶來的影響,這就說明它原來對滬港通的關注度不夠。作為一個一流的券商都是這樣,國際市場,國內了解的也不是太多。證券公司也好,投資者也好,包括保險公司也好。所以還是要多給大家講一講,從最基礎的開始介紹起。我上一周差不多一天一個城市,一天講一場,發現PPT可以不看我就可以背的下來講甚麼。所以今天是一個專業投資者的會,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來討論一下。
險資南下 高盛重點調研
最近國內市場大家非常關注的就是保險公司的舉牌。春江水暖鴨先知,保險公司能夠深切的體會到,在資產配置,特定的貨幣條件下,資產的選擇面臨的一些約束條件。所以我們看到保險公司頻繁舉牌也反映了,要找到好的資產並不容易,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保險公司在海外的資產配置比非常小,保監會能給我們保險公司對外配置的能佔15%管理資產。我看到保險資產管理協會,我也是這個協會的會員。去年的數字我看到是佔2.02。海外的配置佔比很低。一個現有的額度沒有用足,另外有很多大量的,能夠達到他們這些配置資產的標的,在香港市場遠遠沒有得到他們的系統深入的分析,而且在原來滬港通項下,保險資金不能通過滬港通來投,到了深港通項下,這個限制取消了,而且從目前有幾單保險公司發行產品投滬港通、深港通的監管的處理意見看,監管部門對於這個資產不記錄到保險公司對海外投資的規模,那這個是一個很多的投資者沒有意識到的一個巨大的變化。
看清楚了沒有,那些拿滬港通比估深港通的人,先要問:
⑴為甚麼高盛今次要用上幾百人來研調深港通?
⑵險資可以透過深港通來買港股(滬股通是不許的),他們會買甚麼的股,會跟滬股通有甚麼分別了?
這就是我看好深港通和港交所(00388)的理由。阿爺要利誘,但又同時加強監管(不要讓一粒老鼠屎搞混一煲粥),高盛又重視作調研,更說明問題。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