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14
南美洲很危險?
TJ 及 KJ
TJ 及 KJ
Long Way Home是一個旅程,兩個80後香港平凡男生添仔 (TJ) 及甘仔 (KJ)在不乘搭飛機的情況下,從南美洲的智利,以陸路及水路回到亞洲香港的家。途經4大洲、33個國家,順序為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梵蒂岡、聖馬力諾、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黑山、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羅馬尼亞、摩爾多厄、烏克蘭、俄羅斯、蒙古、中國,最後經羅湖回港,需時約9個月至1年。
Long Way Home
逢周五更新
網上及旅遊書也沒有提及到哥倫比亞 Cali 的巴士時間表,我們要親身去到最近厄瓜多爾邊境的小城Ipiales的巴士總站才能確定班次,所以我們一直未能告知Cali的Couchsurf主人有關我們到埗時間。下午4時抵達巴士總站,得知30分鐘後有車出發,12小時的車程意味著凌晨4時到達,時間很差,但我們想盡快起行,所以很快就下了決定。到達Cali的時候天還未光,但巴士總站已經有很多人,的士司機、乘客、搬行李的職員、在車站坐著等待的人… Couchsurf主人的電話又未能接通(很有可能是我們不懂得打本地電話,所以電話根本沒有成功接通),現場有數名警察不斷巡邏,看似很危險,我們評估過情況後,決定在車站的24小時咖啡室等天亮才去Couchsurf主人的家。
Cali的Couchsurf主人是個非常年輕的小子,19歲的Juan José在大學主修語文學,跟媽媽、姨姨及祖母同住、全家人都喜歡匿稱他做Juanjo (他全名的簡稱,讀音好像Hwan 河)。Juanjo自小就喜歡烹飪,他媽媽Natalia 說7歲的小Juanjo開始喜歡看哥倫比亞的方太教煮餸,跟著電視邊煮邊學,還有媽媽及祖母的指導,20歲未滿的他已經練得一身好功夫,我們留宿的這幾天,3餐差不多由他主理。Juanjo 早前認識了一位台灣的交流生,招待他作客一個月,因此他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更自學中文,手寫的筆記簿記錄了像我們幼稚園學寫字的中文字,非常親切。初次在Couchsurfing平台接待客人,我們感到Juanjo的200分誠意,第一天他跟我們到市內觀光,期間時刻問著我們的感覺,非常照顧我們這兩位哥哥。
Cali是哥倫比亞的文化重鎮,南美著名舞蹈Salsa的起源地。在Cali的San Antonio小區,建築物很有南歐的殖民風格,驟眼看以為身在澳門的世界遺產區。
市內觀光當然不是我們的重點,跟他一家人的互動才是我們在Cali的最美好時光。為了喜歡烹飪的Juanjo,我們再次出動「一餸走天涯」,加上Juanjo的哥倫比亞滾湯,全家人也吃得很開心,後來Juanjo告訴我們,他跟媽媽成功複製了我們的青瓜牛肉宴請另一位沙發客,「一餸走天涯」再次立下大功 。
要離開Juanjo家這個安全地帶,不情願,但終需一別。他更親自送我們到車站,直至巴士離站才肯離開,作為這個年輕小子的首次Couchsurf接待,我們給他滿分。兩星期後收到Juanjo的短訊,他有新的客人了,似乎我們在Couchsurfing平台給他的首個參考評語發揮作用,希望他繼續享受Couchsurfing的樂趣,為更多沙發客留下美好回憶。
Cali之後來到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Medellín,在Juanjo的家裏早已聽聞這個城市有幾先進,因為他的祖母正正來自Medellín,尤其是當地的交通網絡,地鐵、巴士、登山纜車也十分現代化。哥倫比亞的街道大部分只以數字命名,加上大城市路比較亂,初到Medellín時就找錯路,坐地鐵去到一個像鴨寮街的小區,龍蛇混集,更有「小姐」跟我們打眼色,想立刻轉坐的士到Couchsurf主人的家,但幾個司機也不懂路,徬徨無助的我們唯有走回頭路再坐地鐵,驚險地終於去到目的地。
Medellín的Couchsurf主人 Andrea,跟其餘3位同屋主巧合地也是年輕的英語老師,但他們的家並不是想像中充滿文化氣息。他們非常風趣,一舉一動也不似傳統學校裏的嚴肅的老師。Andrea的工作很忙碌,寄宿在她家的這幾天只有晚餐時間才有空見面,有天她更要穿州過省工作,即使她累得眼睛也撐不開亦堅持跟我們共處。Andrea提到最近招待過一位台灣女子Toby,是位網絡紅人,在Facebook上載了一幅跟她的合照後,短短幾分鐘已有過千人Like,後來Andrea拿出了Toby送給她的一本中文書及明信片,原來該Toby就是我們一直在Facebook上追蹤她的那個台灣旅人。
Andrea對Toby念念不忘,經常在Facebook上留意她的遊記,可惜不懂中文所以未能明白。我們為Andrea解釋了幾篇Toby的遊記,看到她面上露出安慰的微笑, 即使忙得睡覺也沒時間,有情有義的小妮子依然記掛著曾經短暫相共處的旅人。
TJ
滿街警察,代表安全?
哥倫比亞給我的印象,就是警察。第一程12小時的巴士,已經有兩次被警方截停,然後上車逐位乘客檢查證件。到車站後亦有幾位警察在附近巡邏,當然我們亦再次被要求出示護照。可能是凌晨時分,保安亦要加強吧。之後跟Couchsurf主人Juanjo到市中心遊覽時,亦經常看見警車不斷遊走,警察繼續在區內駐守,好像在準備即將進行的大型遊行般。我再三跟Juanjo問個究竟,他說這是很平常的情況,不用感到出奇。但去到一處人多警察多的地方,Juanjo特別提醒拿著手機的我要把它收入褲袋裏。
正常來說,看到那麼多警察在街上巡邏,理應感到非常安全才對,出了事也有人幫忙。但我卻抱住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回事,就是這裏有需求,才需要出動這麼多警察來維持秩序,所以即使有警察,我一直也放不下心。可能是我對這國家的偏見,做資料搜集時,得知毒品交易及打劫不時發生,途中跟旅人提到哥倫比亞時,往往討論著安全問題,或在那個城市被搶劫等等。即使我們到銀行兌換哥倫比亞披索也過幾關,指模、護照、當地住宿地址電話等也需提供。Juanjo跟我說這裏很安全,我認為大家對安全的定義有所不同,所以我並不認同他的這句說話。在寫下以上的感受前,我曾想過放棄分享這段心路歷程,畢竟這主觀味極濃的看法,可能會貶低了這個國家,或影響到我們為南美洲建立的良好印象。但離開了這國家後,這個警察迷思依然縈繞不去,因此決定在此分享,希望聽取些客觀的見解。
在哥倫比亞的第二大城市 Medellín,因為這裏的Couchsurf主人關係,認識了來自台灣的Zoey,在學的她參加了著名的學生組織AIESEC的暑期交流計劃,主修英語系的她來到哥倫比亞,年紀輕輕(20歲)卻當上了英文班的助教,輔助我們的Couchsurf主人 Andrea(她是位專業的英文老師,年紀也很輕,只有24歲)。當天Andrea邀請我們跟她的學生一起到公園野餐,因而認識了Zoey。
她跟我們說野餐那天是她跟學生告別的一天,因為兩天後就要回台準備開學。聽到這裏很是令人羨慕,大學生涯的開端,已經有機會到南美洲交流,下次的暑假她還有機會四處闖蕩。Andrea亦跟我說,Zoey在哥倫比亞的兩個月,個性改變了很多,由最初的典型亞洲害羞女生 ,到現在混入了拉丁細胞的她已成為一個不同的女子。相信Zoey日後一定會繼續她的旅程,弱質纖纖的她在哥倫比亞生活了兩個月依然無恙,在深夜自己坐的士也毫無懼色,她說還有秘魯的馬丘比丘未有機會去,她一定會再回來南美的。文章見街時,Zoey也將近開學,若果她有幸看到這篇文章,在這裏祝願她開學順利, 繼續她的旅行人生。
KJ
每當香港的朋友剛得知我來了南美,十個有九個都會很擔心我的安全,在他們眼中,南美洲是危險的地球板塊,是罪惡的溫床。最初我只會簡單講句「我在這裏很安全,遇到的人也很友善。」到這刻,我在南美已生活了年半有多,對這片大陸有感情,如果現在有人毫無根據就跟我說這裏很危險,那怕只是隨口說說,他不出半晌便會後悔,因為餘下的時間他只會聽到我不停地為南美洲平反,然後被我罵無知。
我覺得香港人普遍認為南美洲危險,是因為在香港實在沒有太多關於這裏的資訊,偶爾新聞報道南美洲的消息,也肯定不是好東西,像哥倫比亞人販毒、智利大地震、阿根廷的流血示威衝突、巴西的持械行劫等。南美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因為不是新聞,所以新聞報道是不會告訴你的。要了解,看書是最快捷的途徑,但香港的閱讀文化是怎樣,看書的人又有多少對南美的事情感興趣?
每個人對安全的定義不同。的確,我亦感覺南美沒有香港那麼安全,但說到底只是小偷比較多,他們都是機會主義者,你不留神他們才下手,明刀明槍打劫你的並不常見。所以,到南美旅遊跟到任何其他地方一樣,你只須要提高警覺,保管好自己的財物,我不認為會有甚麼壞事情會發生在你身上。在南美這段日子,我沒有一刻感到自己身處危險當中。
香港沒有航班直飛南美,無論你經哪裏轉機,最少也要二十多個小時,而且機票絕不便宜,對於普遍只有十數天年假的香港人來說,確實不太划算。但如果你有時間有能力,不妨過來看一看,南美大陸一定令你喜出望外,我亦希望你除了到旅遊景點參觀外,也嘗試和當地人交流,認識他們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我保證你將有一個與別不同的旅遊體驗。
編按: etnet財經‧生活網二十周年獨家呈獻《DIVA品味派》,將於9月25日華麗登場,為俊逸型男、知性淑女精心打造本地唯一潮拜頻道。《Long Way Home》專欄將移至《DIVA品味派》,進一步突出專欄風格。與此同時,《生活副刊》頻道亦將新裝上陣。
DIVA品味派 - 潮拜頻道 華麗登場
生活副刊 - 全方位頻道 著地生活由此起
敬請密切留意!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