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5

《資源革命》20年內翻轉世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年一月,諾貝爾獎得主、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台灣接受訪談時說,人類從工業革命發生以後,工業化、大量生產、鼓勵個人化消耗、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這樣發展到上個世紀最後幾年,我們看到一個現象。

 

資源短缺終致末日?

 

  這個現象是:人口暴增,地球的人口從上世紀初的15億增加到世紀末的60億,到現在已是72億,聯合國說,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4、95億左右。

 

  人均消耗也一直在增加,上個世紀從世紀初到世紀末,地球人均消耗增加2倍以上。人口增加4倍,人均消耗增加2倍,地球承受的壓力在一個世紀間就增加了8倍。許多人都說,我們的地球超載了。

 

  碳排放量持續增加,地球溫度也破了歷史記錄,旱災、風災、暴雨,既頻繁又嚴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社會,向下沉淪似不可免。

 

  近年流行對自然資源抱持悲觀看法,許多人說:「我們快完蛋了。」環保團體確信,污染和氣候變遷會讓地球走向滅亡。很多書籍和報告也都預測,「我們會把石油消耗殆盡」;此外,對於銅、鐵和其他的原料,包括很多電子產品需要的稀土金屬的過度消耗,看法也同樣悲觀。

 

  然而,全球頂尖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花了10年時間,動員科技、工業、能源專家所完成的「能源生產力研究報告」、「麥肯錫溫室氣體減量報告」,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末日博士、末日經濟的預言絕不準確,並提出「資源衰竭,是一百年來最大商機!」更出版了一本叫《資源革命》的書,書的副題是:「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Resource Revolution: How to Capture the Biggest Business Opportunity in a Century),作者是史蒂芬‧海克(Stefan Heck)和麥特‧羅傑斯(Matt Rogers)。

 

資源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

 

  海克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專長企業創新、資源經濟學、再生能源、物流運輸改良,曾任麥肯錫公司資深合夥人,成立麥肯錫全球乾淨能源科技和永續發展的部門。羅傑斯是麥肯錫公司董事,曾任美國能源部長資深顧問,替全球石油業、能源業擔任顧問超過20年。

 

  兩位作者認為,雖然全球人口爆炸性成長,能源、礦物、水及糧食等各種資源逐漸耗竭,但由於新的技術正在發展累積,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商機,作者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資源革命」。

 

  十八世紀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經濟學經典著作《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裏,定義了三種基本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和土地。土地也包含從土地上種出來的、開採出來的,或是丟棄在土地上的東西,也就是資源。

 

  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大大提升了勞動生產力,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多台高速紡織機,勞動力解放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將石油、電力網、汽車、馬路、附電梯和冷氣的摩天大樓,以及所有需要投注龐大資本的建設,帶入我們的生活中。這次是資本的革命,資本革命也促成了科學管理方法、跨國企業和現代的銀行系統。

 

  但是前兩次工業革命,都沒有著重在斯密的第三個生產要素,也就是土地和自然資源。

 

  有別於過去的兩次工業革命,資源革命不再著重於勞力或資本,而在於資源。如何以更少資源,更有效率地生產出更多、更佳的產品?

 

  要滿足這些需求,各種資源逐漸耗竭的困境成了推動力,運用新思維的嶄新產業因而誕生:開採原油的極限,與油田的蘊藏量無關,而在如何將採收率最大化;運用感應器,自動調配輸電網絡效率的電網公司,能減少發電廠數目,同時穩定供電;以全球規模進行廢物回收,將廢棄物中的可利用物質釋出;工程輕量化,使用更輕、更強韌的材質替代,降低能源消耗,表現更優異。以上所舉的例子,還只是一小部分。

 

  本書作者相信這波資源革命帶給公司和顧客的利益,完全和前兩次革命所帶來的一樣大。在瓦特和蒸汽機出現之前,生產力的進步非常緩慢,當時一般的歐洲人和2000年前凱撒大帝時代的羅馬人相比,生活水準大概只進步了2倍。等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世人的生活快速改善,現代歐洲人的生活,大約要比兩百多年前的祖先好上13倍。

 

  下一波工業革命的原理還在發酵當中,沒有人能夠預測20、30年後的商業情況,就如同當年瓦特也沒有料到,他的蒸汽機竟然能顛覆全世界。儘管如此,從夠多的成功案例,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出以下兩件事:一、資源是要關注的領域。二、未來的機會無窮。別以為這些「概念」才剛起步,其實都已經成為新興產業和商機了,20年內保證翻轉世界。    

 

無人車展現資源革命的5個重點

 

  人很容易用舊思維,投射對於未來的想像,以前當汽車出現時,有些人想到的難題是:去哪裏找這麼多人來當馬伕(開汽車的司機)?而沒想過,車子能由車主親自駕駛。

 

  在資源革命的未來,為了省能源,省到連駕駛都省下:谷歌帶頭,賓士、奧迪跟進研發狂潮,倚賴電腦和無數感應器,汽車將實現無人駕駛。2020年以前這種無人車就會掛牌上路。無人車的相關技術日趨成熟,透過完全不同的思維,得以讓現行私有車輛的使用效率、能源效率完全改寫。比如私人擁有汽車並長時間停在車位而不使用,這樣的浪費現象也會改變。要用車的時候,汽車就會來到你要上車的地方而不需擁有它。交通事故發生率卻趨近於零。在技術、科技進步之後,困境成了轉機、商機。無人車也一定會帶動網路、汽車業、消費電子、電力儲存、電力網建設等等的飛快發展。

 

  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只是資源革命的小小發展。其他,如汽車業和整個製造業做到幾乎無廢料的生產方式。「先進科材公司」研發新方法,能從各種電子垃圾提煉黃金,「開採」成本比挖金礦還低。製造模式組裝化,裝修工程不必現場施工,而是先在工廠完成,搬進大樓組裝,搬家時可以拆下,換個地方重組,裝修總花費不到傳統工一半。建造業也開始引進這種製作程式,在工廠裏頭製造大樓,運到工地組裝,兩天就蓋完一層樓。這些革命性的產業已經開始。

 

  資源革命有5個重點:稀有資源的替代品、消除浪費、循環使用、改良、和虛擬化。製造過程零浪費的概念是業界標準。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資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

作者:史蒂芬‧海克 以及 麥特‧羅傑斯

由 大是文化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