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2015

邱吉爾:妥協的後果是生活在其中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的一段話:「繼續拖延、折衷和自我安慰式的權宜之計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取而代之的,我們將開始生活於其後果之中。」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年),英國政治家和作家。

 

  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名列第一,即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他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留下不少名言,以上是他針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時講的話。所謂「綏靖」政策,是指當時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之後,又向英國首相張伯倫表示要捷克割讓蘇台德,而張伯倫同意妥協。邱吉爾認為步步退讓的結果,就會使英國人民終於會生活在納粹鐵蹄下。

 

  面對不公平的壓迫、掠奪,許多人為了避免衝突和犧牲,都想盡量拖延、折衷,想用權宜之計忍辱偷生。但邱吉爾說:「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你以為妥協、折衷就能使強權止步,但實際上只會鼓勵強權更貪婪和更肆無忌憚。權宜之計不會恆常,不斷妥協很快就到尾聲,於是,我們將開始承擔其後果,也就是生活在強權凌辱之中。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3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靚姐發表於 2015-7-9 06:29 PM
  • #4
  • 再者,事後也證明德國是失敗了。 那即是說反抗不是沒有機會贏的而事前欠的只是決心與勇氣。

    可是有些情況是很無奈會輸硬的例如以巴之爭。 巴人可以不「生活在其中」嗎? 嬲爆有用嗎?

    最後, 讀死書冇用! 仲要教壞小孩更罪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5-7-9 06:12 PM
  • #3
  • 邱吉爾他自己連尾聲都已絶嚮, 可是「「繼續拖延、折衷和自我安慰式的權宜之計」的市場在某些情境下被需要是永垂不朽的。

    別忘了文中所提到的事件是很少發生的 一 幾十年前英國面對被敵人侵略的威脅。 這樣的話不能斷章取義當作一般人生活的秘笈來教壞人。 今日街市石斑魚唔靚, 我會妥協買別的,而買靚石斑就拖住先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tang8發表於 2015-7-7 12:24 PM
  • #2
  • Compromise is not ideal. A win-win solution is best. But very often, the side with stronger power will force things down the throat of the weaker party. When discontent piles up, there is no other way to release the pressure but exploded.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The Craft of Tim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