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2013
《失控的正向思考》有怨言就大聲說出來
細胞生物學博士、《時代雜誌》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新近出了一本書,書名是《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針對正向思考提出不管遇到甚麼事都不要抱怨,她說:「去它的不要抱怨。想抱怨的人請聽我勸告:有怨言就大聲說出來吧!」
美國的正向思考風潮,是由2006年問世的《秘密》這本書帶出來的。《秘密》作者朗達.拜恩(Rhonda Byrne)主要傳達出來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on),表示當一個人努力期望某些事情的時候,只要你是「打從心底」的認定,宇宙自然會有力量吸引這些你需要、期盼的東西靠近你,這些力量會引導你得到你想要的,最後你就會美夢成真。芭芭拉則以其細胞生物學博士的身份指出這一說法沒有科學根據。當群眾前仆後繼的以為只要想要,就能得到,大批的激勵專家不斷宣傳只要肯努力,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美好,這會讓人們不顧後果的追求物質,最後陷入了經濟泡沫化的無底深淵中。
書中提到正向思考風潮,在醫療體系也被當成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特效藥了。作者以自身為例,說美國的正向文化已樂觀過度到接近病態的地步。即使她得了癌症,也被認為不該抱怨,甚至連悲觀的權利也不被允許,反被教育成需要感謝癌症,讓她獲得真正體驗人生的門票,好看見生活的樂趣。
但事實上,當疾病治療無效,若在這時後再勸病人正向思考,只是讓心力交瘁的患者更添煩惱。芭芭拉在書裏說,癌症並沒有讓她變得更堅強、更重視心靈層面,反而只讓她體驗到讓人痛苦的正向思考意識形態。這股力量竟然是鼓勵人們否定現實,欣然接受不幸,連悲傷的權利都被剝奪。
樂觀本來是一種健康的態度,但正向思考不勸人擔心社會經濟現況,反而鼓勵大家去實現物質渴望,認為人會貧窮是咎由自取的,是懶惰和其他壞習慣造成的。他們鼓勵青年人領取低薪,說是培養企業精神。不過,近年經濟崩盤,失業率不斷飆升,這些論調已證明是謊言。
作者並不反對探索內在與自我成長,但強調,真正的正向態度,是要具備勇氣,能面對社會的真實境況。世界上並沒有無盡的財富,貧富不均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問題。世界不會自動變好,我們應該尋找對策、互相幫助。更重要的,幸福不是來自一味寄望於結果,審慎評估風險、務實規劃工作,努力的過程就是最大的收獲。
如果不能抱持正向態度,那到底該用甚麼態度生活?悲觀嗎?當然不是。不論是過度負向和正向思考,都會讓人無法擺脫情緒,把錯覺當成現實。正向思考讓人「感覺美好」,憂鬱的人則認為世界和自己一樣悲慘,覺得每次努力都會出現最糟的結果。取代這兩種思考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事物的真實面貌,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感覺與幻想對事實加油添醋,去瞭解世界是同時充滿危險與機會的:人有機會幸福美滿,但也終將一死。
批判正向思考不是希望大家怨天尤人,但在積極樂觀背後,世人終需明白,世界其實是依自己的因果法則和機率法則在發展,跟人類的心智感覺毫不相關,打雷不是天空在發脾氣、疾病也不是天譴。當大家以為只要不抱怨、用心觀想,所有好事都會成真。芭芭拉只是想告訴眾人:真正的正向思考,是要具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失控的正面思考》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由 左岸文化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