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4/2013

巴爾扎克的預言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本周介紹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巴爾扎克的一段話,他說:

 

  「宗教的基礎是人的一種先天感情。一個無神者的社會,很快就會造出一種宗教來。」

 

  巴爾扎克(H•Balzac,1799-1850)的作品,以善於透視人物的內心世界而聞名。

 

  在巴爾扎克的時代,世上還沒有出現過一個無神者的社會。其後,馬克思以無神論作基礎建立共產主義學說,在巴爾扎克去世約70年後俄國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接著在整個20世紀許多以無神論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興起又衰落。這些國家雖號稱以無神論立國,實際上卻如巴爾扎克預言的「造出一種宗教來」:有比較教團更嚴密的組織,有視為「聖經」的經典教條,有視領袖為神的個人崇拜,甚至有類似宗教的儀式。可以說,作為宗教的元素:組織、教義、儀式和偶像崇拜,都有了。回過頭來看巴爾扎克這句話,他先見之明地看到一個無神者的社會也會造一種宗教出來。因為,他體會到人類信仰宗教是基於一種先天的感情。

 

  任何人的一生都要面對許多不可知的未來,尤其是知道必會來到又不知何時來到的死亡,而死後是甚麼境況也不可知。這種未知狀態和人生無常,使人感到冥冥中有對人世的主宰,這就使人自然產生對神明的信仰與崇敬。此外,人要選擇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才會啟動善心和良知,去對抗充滿罪惡的世界的誘惑。

 

  每個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在追求的理想破滅之後,宗教力量會開始復興和受愈來愈多人崇敬;社會若不能從宗教中重拾信仰,就會淪落到人們極度自私、不顧他人死活的人欲橫流的狀態,這是國家民族的最大不幸。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