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2021
從《梅艷芳》看舊時利舞臺建築,法式Beaux-Arts與劇院設計,舊建築該如何傳承下去?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近日上映的《梅艷芳》傳記電影掀起了一股懷舊熱潮。在大銀幕上,除了再現梅姐和哥哥的身影外,還有CG特效重現的荔園、彌敦道和尖東海旁。尤其是我生於八十年代,小時候父親在銅鑼灣工作,所以片中利園一帶和利舞臺的畫面令我憶起不少往事。
我初次看電影就在利舞臺,《天空之城》和《秋天的童話》都是在那裏看的。那時候,爸媽還會帶我到禮頓道的新寧餐廳吃港式西餐。到了中學,波斯富街的泉章居,則是大夥兒聚會吃飯必到的客家菜館。唸設計後,發現銅鑼灣一帶的商場具有不少時代特色,例如翻新前禮頓中心的G層與地庫兩層,與行人路面那一層是錯開的,路過的人一眼便能同時見到G層與地庫的商店。這種Split Level設計現在在香港已很少見。
最令人惋惜的,當然是在1991年拆卸的利舞臺。利舞臺在香港娛樂產業的地位極為重要。在1925年落成時,專門上映粵劇大戲。到了1940年左右,在沒有粵劇表演的時候便放映西片,亦是歌劇、演唱會、選美比賽等的表演場地。自1970年代,利舞臺逐漸成為演藝界的殿堂。1982年,百變天后就是在那裏贏得第一屆新秀冠軍。
利舞臺是法式建築,外牆由大理石鋪成,兩翼的立面是羅馬式柱廊裝飾,正門頂部有座小塔,小塔上面更有拱形圓頂,整個設計屬於Beaux-Arts(法國古典主義,又名「學院派」)風格。這種風格的建築大多宏偉且有秩序,參考古羅馬、希臘建築在對稱、軸線及比例上的美學追求,同時加入古典藝術雕刻、繪畫等裝飾元素。在紐約巿,許多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落成的建築,如中央車站及公共圖書館,都屬於這種風格。而在香港的Beaux-Arts建築,碩果僅存的就只有中環畢打行了。
它的外觀雖是灰色的大理石,但利舞臺當初專為粵劇而設,故室內卻主要採用中式裝潢。劇院處處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圓頂上繪有九條金龍,均以金箔裝飾。舞臺上方有兩幅浮雕:頂層是寓意賢才得遇的「丹鳳朝陽」,下層則是民間傳說「二龍爭珠」。觀眾席分為三層,整個戲院鋪滿紅地氈,座位亦用上紅絲絨,更像歐陸式歌劇院般設有包廂,好不豪華。舞台兩側懸掛了一副對聯,與當時的太平戲院一樣,氣勢何等磅薄。
九十年代新建的利舞臺廣場大廈,把這副對聯和拱形圓頂設計保留下來了。但2012年利舞臺廣場翻新,連對聯也在工程後消失了。梅艷芳的故事和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能在光與影中得以承傳,但舊建築又該如何傳承下去?在下筆之際,我竟發現利舞臺的建築師亦是皇都戲院的設計師之一,逝者已矣,但來者可追!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