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017

《樂觀病》過份追求快樂是失敗關鍵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書名:樂觀病(The Antidote: Happiness for People Who Can’t Stand Positive Thinking)

作者: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

出版:平安文化(中文版)Farrar, Straus and Giroux(英文版)

 

  看勵志書籍就是要尋求正面力量,但《樂觀病》推翻正向思考,顛覆我們凡事向好處看的傳統思維,叫人不要盲目追求快樂,因為追求也是一種上癮的表現。反之,勇敢面對人生的負面因素,才是通往幸福的鑰匙。

 

  作者是英國《衛報》記者,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畢業,他外向和愛探索的性格,驅使他參加心理大師的正面思考講座,親身體驗內觀禪面對內心的「負面體驗」;他又遠走偏僻的美國麻州森林、熱烈慶祝死亡的墨西哥,甚至極度貧窮的非洲奈洛比貧民區,親自探訪哲學家、心理學家、悲觀主義學者、靈性大師、企管顧問等,了解他們「失敗」的藝術。

 

  書中較有趣的內容,是有大量實戰經驗、採訪,及名人故事,證明從失敗中學習才是成功的要素。如莎士比亞就有負面思考的能力,能承受不確定、迷惘、懷疑,從負面路徑作為探索之旅,而非一味追尋真理。作者綜合道:遵從「逆向法則」的人都有個共通點,就是願意探討內在生命,不惜暫時停頓或倒退一步,面對他人可能逃避的東西,這反而有助提升生命的質素。

 

  作者也訪問了不少有靈性修為的奇人,包括《當下的力量》的作者托勒。他在完成研究院課程後,有兩年活得像爛泥,甚至想自殺。他白天窩在圖書館裏,晚上在公園或叢林露宿。突然一天,他得到頓悟,一覺醒來內心異常平靜,還重新做人,成為心靈導師。他提到當人獲得一種寧靜的境界,就不會執迷。有些人腦海中經常糾結於一個問題,那念頭就會變成強逼性思考,使他痛苦。因此,要學習不要把腦子裏的念頭看成是「你」,心念只是工具,自尊是自我評定的遊戲,把自我看成是虛幻的,不要著力去否定,反而有助實現夢想。

 

  可能和作者修讀宗教有關,書中較多哲理,但讀來生動。他引佛學的內觀禪修體驗,通過觀察念頭和情緒的本質,不受外界影響,來對治急功、不安,來檢視失敗。又如「銘記死亡」一章,充滿哲學味。從古往今來人類如何持續否定拒斥死亡,不如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思惟死亡,來得積極。

 

  作者雖然提倡從負面思考,但也不諱然探索負面的目的仍然是希望得到快樂──容得下負面和正面情緒的快樂,人生才有意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