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14
《金雞SSS》香港不是我的地頭
今年賀歲片檔強勁,年初一及年初二,戲院門外是罕見的大排長龍,即使提早一日買票,也只能買到頭幾行,實屬是電影界的喜事。正如我上周所言,「睇賀歲片都是求個開心,笑住過新年」,《金雞SSS》落力製造笑料,不少份屬罐頭笑料(說真,很多我都笑不出聲),不過,和《賭城風雲》的感覺一樣,湧上心頭的,卻是陣陣的難過和悲哀。
《金雞》1、2集的成功,在於不但不低俗地以色情事業開玩笑,更穿插當時香港的時事,嘻笑怒罵地側寫香港,看得人歡樂之餘,更成了研究香港的文本。今次同樣延續性工作者阿金的故事,強調眾數,阿金已變金媽,跟著她搵食的,還有一眾的「小雞」。
今次導演由趙良駿換上鄒凱光,依舊是星光熠熠,但整片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鄒凱光Facebook回應(現已刪除)批評,指:「批評我絕對接受,但可不可以不要跟舊的比較,move on啦!」,但用得「金雞」這個名,亦利用部分劇情呼應前作,就應預要和上兩集比較,確實水平差一截。
雖然近日對於《金雞SSS》的批評來自於其政治取態,但都不是電影的致命傷,畢竟《金雞》都是以「抽水」起家。電影可以分為三個趣劇,以阿金去串連,群星拱照阿金,結構鬆散,好像硬要加情色低俗的橋段去製造笑料,但又好像與劇情無關。但原來三個趣劇都和阿金無關,彷彿阿金只是一個見證者,以阿金作為香港人的投射,這個地方所發生的事都好像不關香港人事,而阿金大部分時間的表情,都令人覺得她很寂寞。
寂寞,源於香港不再是我地頭。
香港人的身份危機
「小雞」吳璐不惜一切為搵錢,而做看似沒有底線的自己,從她的口中,和「鴨王」講「唔可以無咗自己」時,她的淚流出來時,我眼淚也跟著在心裏流。她人前只能講唔鹹唔淡的普通話,人後少能講純正的廣東話,暗喻香港人的身份危機。唯一看得到的港人特質,是其算死草的本色。值得一提的是,王菀之破格而不顧形象的演出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過氣江湖大佬哥頓哥出獄,發現尖東再沒有大富豪、沒有陀地,只有自由行,要掙錢,就要賣奶粉、收錢去遊行、炒演唱會飛。在青馬大橋的一幕,哥頓哥細數當年的種種,喻意他失去了「新香港」,配以My Little Airport的《美麗新香港》,「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就當我在外地旅遊」,奈何,我們要被迫接受。明顯地說,香港,不再是我們的陀地。那種哀愁,不是幾句罐頭笑料能挽救得到,也許,只能樂天地硬食。
不少網友說這是「糖衣毒藥」,其實不無道理,故事把「世界變」講成香港人主動賺錢的手段,正常化了社會上許多不公的現象。不禁會問,香港變得如此,真的是香港人自甘墮落的結果?又,是不是換個特首就能解決問題?
偽文青推薦指數: ★★☆☆☆ (愈看愈悲哀)
電影預告片: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