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06/2012

股票不能長揸?!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如果過去兩、三年才開始投資股票的姊妹,妳們可能會覺得,股票市場實在太凶險了。例如,本來一心買些內銀股長揸,甚至抱著收息心態,但結果,時間揸得愈長,就愈容易蝕錢。

 

  反而,有時候以炒股的心態買多少玩吓,卻可能有意外收穫。不過,多玩幾次之後最終都要蝕,因為市況實在太飄忽,而且,從近期的市況看,還有種愈來愈差的感覺。結果,很多姊妹對股票都感到意興闌珊。

 

  但根據我不完全的統計,股票始終是最多人有興趣的投資工具。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身邊有點錢,都會想買些股票投資,尤其現在銀行存款利率接近零,放在銀行實在太沒「出息」了。因此,只要市況稍為轉好,就會有很多人重投股票市場。

 

  我早前在本欄已經提過,我會找時間詳細談談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這三種投資工具的分別,以及怎樣使用這幾種投資工具。

 

  好了,我先從股票談起。

 

  首先,股票可以分為一手市場和二手市場。簡單來說,股票的一手市場,其實是一個集資場所,投資者買入上市公司新發行的股票,公司就可以獲得資金擴展業務。

 

  不過,現實上,大部分小投資者參與的,都是股票的二手市場,即是股東與股東之間的交易。這些交易雖然對上市公司沒有資金上的幫助,但卻是成熟股市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每一個地方的股市,都必須有一個運作完善的退出機制,否則,就沒有人願意參與。

 

  如果一家公司善用股東提供的資金,令到公司年年賺錢,甚至愈賺愈多,股價一定會上升,因為股票的最終價值是跟公司資產和盈利能力掛鈎。這就是股市和股票運作的本質。

 

  經濟學上有一個假設,就是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只要公司經營得法,不斷推出切合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理論上,該公司可以不斷賺錢,即是說,她的股價也可以不斷上升。

 

  只可惜,現實上,不可能每一間公司都經營得法,年年賺錢。就算曾經是年年賺錢的公司,也可以在幾年間由天堂跌落地獄。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

 

  大約5年前,手提電話市場的一哥是諾基亞(Nokia),由於公司賺大錢,股價最高升至30多美元一股,但短短幾年間,由於諾基亞沒有跟上科技的大潮流,經營上已經遠遠落後於蘋果和三星(Samsung)。近期諾基亞的股價已跌至3美元左右(近期傳聞三星有意收購,股價才升至3美元以上,否則更低),即是幾年間股價跌了九成。

 

  另外,在科網年代一度稱雄的Yahoo!,2000年時股價曾高見230多美元,但經營上同樣不及Google,令到業績下滑,最近股價只剩下10美元左右,即是10年間股價跌了九成多。

 

  另一家也是膾炙人口的日本電子產品公司新力(Sony),曾幾何時也是風靡很多年青人,或者音响愛好者,幾乎可以說,每個人家中總有一件電子產品是新力來的。

 

  因此,2000年時股價升至17,000日圓的歴史高位,但在三星和其他牌子的夾擊下,近年新力的業績已經大不如前,而最近股價更跌至1,000日圓左右。如果大家一直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情況會如何?大家心裏有數了!

 

  如果現在妳持有蘋果、谷歌和三星的股票,這一刻當然沒有問題,但10年後又如何呢!她們還是市場一哥嗎?我相信沒有人可以肯定地告訴妳,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市場是不斷變化的,稍一不慎就會被其他對手擊倒。

 

  金融海嘯對投資者最大的教訓是,股票真的不可以長揸!香港人熟悉的滙豐(00005)就是很好的例子。

 

  也因此,我最想指出的,就是股票只適合作中短線的投資,絕不能長期持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7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圓圓魚發表於 2012-6-14 05:36 PM
  • #8
  • 我想股票是可以長HOLD的

    只是在於你買入價位是什麼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tnet發表於 2012-6-14 02:28 AM
  • #7
  • 要定奪股票能不能長揸的先決考慮問題,就是究竟該公司是否還有競爭力? 假如是沒有,那麼股價必然是會向下走。正如香港的物業的價值也是如此,假如香港未來是沒有競爭力,那香港的物業的價值也必然會向下走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lc1106發表於 2012-6-14 01:58 AM
  • #6
  • 短線股票投資 = 賭博。

    股票應該中長線投資才對。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2-6-14 01:13 AM
  • #5
  • 「股票只適合作中短線的投資,絕不能長期持有」不是理性的做法。人有可能會變,公司股票也有可能會變,但不一定變壞,變好也有可能。買了股票放在保險箱不再理會固然不妥,我們應要時常為手上的股票做檢討,檢討PASS就繼續揸,沒理由看好的股票也因「到期」而沽之,檢討後覺得不值得再持有的股票才沽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OODCHANCE發表於 2012-6-13 08:59 PM
  • #4
  • 因此.........mpf內的股票,, 每幾年要換....行政費又收得貴,,,到65歲...都係吉.
    銀行最好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Dandelion發表於 2012-6-13 06:27 PM via mobile
  • #3
  • 凡事都不是絕對,長揸與否就要看看股票有多好,看看身處甚麼時代。但一件事是幾可肯定,便是一定要不時檢定揸著的股票有沒有變質,還是有價值?有前景?業務仍有市場?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phwong8發表於 2012-6-13 04:19 PM
  • #2
  • This article is very interesting for me n many other investors. Because value-investment (highly recommended by many share experts like Value Partners, Luk Tung, etc) of past so-called quality shares like code: 5, 2628, 1088, etc is very difficult to gain prominent n marked gains since late 2000s or 2010s, as the global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chnages very unexpectedly within few months like past Leeman's collapse. Yet I share the author's view that investment in recent unclear n volatile market, certain flexible strategy of short-term gains are more prefered. Yet I believe when market becomes more clear n stable ie. more clear resolutions of Euro nations' financial crisis, value-investment still works but depending on your chosen security, management style, whether it has unique n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tractive dividend(3-4% for defending in shifting environmen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