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6/11/2014

教育典範 - 協同中學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

     

    Email:childfinancialeducation@gmail.com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每月更新

  筆者在一周末應邀往九龍路德會協同中學講「理財與人生」。

 

  雖然類似講座已做了很多,但與家長、同學、教職員的交流和觀察所得,令筆者對學校有一個很良好的印象。

 

  甫入門口,陳sir已在等候,同學熱情地替筆者扣上襟花,誠懇有禮。學生主動幫助筆者一起拿書本,替我引路;離開時仍見三位同學堅守崗位,很是難得。

 

  與同學談到學校生活如何,他們都說喜愛學校生活,很健談和對答流暢,主動告訴學得怎樣和參加了甚麼課外活動。

 

 

  更值得一提是出席的家長非常熱衷參與家教會事務,其中一位子女已畢業了數年的家長Ada還在幫手。也有參選委員的家長在發言時對學校愛護和感謝的感情流露無遺,令人感動。

 

家校合作

 

 

  參加的老師約有四、五十人,比較年輕,大多結婚和有孩子。有年輕老師發問如何幫家長,因為有家長向他提出為了零用錢與子女產生磨擦。老師在提問自己碰到親子理財問題的同時,也關心學生功課以外的問題/情緒,很是難得。難怪家教會這麼團結,校方也這麼支持。

 

  學校也有一些理財及基本期權的選修課,相關老師邀請我來授課,我即時欣然答應。

 

  開心看到同學掛著笑容,老師臉孔也是歡暢。筆者覺得真的反映學校的教育宗旨 - 用心栽培每一位學生,使其知是感恩,敦品勵行….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筆者看的不僅是學生的成績傑出與否,雖然對學校了解也不深,但當日的觀察和交流,協同中學是成功家校合作/家教合一,教育的典範。

 

  筆者歡迎學校邀請,聯絡時最好同時電郵至edmond.lee@sgcib.com和 edmondlee9800@gmail.com 。

 

我的開心事

 

  (一) 在澳門阿曼諾吃葡國菜,聞著海鮮飯的鮮蝦、魷魚、青口及蟹的鮮味,未入口已被融化了。

 

  (二) 在澳門興利喝了兩種湯-昆布海草夏枯草水蟹豬踭湯和菊花鱸魚羹,真是人間美味。

 

  (三) 我們與太極師傅及家人在澳門渡過了一個愉快假期。

 

  (四) 平常是下班回家與兒子親嘴,今天兒子放假,可以親著嘴送我出門口上班。

 

  (五) 與一工作了一年的導員分享工作心得,鼓勵他放膽去試,應徵一份他感興趣的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7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cashews發表於 2014-11-7 08:46 PM
  • #8
  • 怎樣管理好財政,怎樣培養對金錢的正確價值觀,這些理財教育在學校並不普遍,老師,家長和學生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當日後發生問題時,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如果全港的小學和中學都能像這間中學的家校合作舉辦多些理財講座,相信這些孩子將來會有健康的理財人生,對家庭和建設社會都有莫大的益處。

    很感謝李先生在理財教育方面長期的貢獻,令很多很多人明白教育孩子正確理財的重要性。不僅對孩子,對成年人也有幫助。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mallfive發表於 2014-11-7 11:43 AM
  • #7
  • 可以做到那麼多方面的協調, 相信學校和家長功不可沒, 我昨晚也認識了一個某小學的家教會主席, 知道她平時和學校有很多方面的溝通, 而校長也很重視她們的意見, 令她對學校也盡心盡力地幫手, 而從她口中知道學校的校風也很好, 學生有自信, 也很有禮貌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李錦(作者)發表於 2014-11-7 09:41 AM
  • #6
  • 回覆 #4 jutice


    hi Jutice, 有許多教師參加部分原因是家長教師會週年大會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rrection. edmond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ho_am_I發表於 2014-11-7 12:50 AM
  • #5
  • 真是要感謝李生能抽出時間對學生、家長和教職員訴說「理財與人生」這類題目,因不少家庭都因金錢運用的問題產生齟齬,現在得到李生的啟蒙,至少可以減少因為零用錢與子女產生磨擦或子女要求買名牌物品而使家長壓力大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11-6 10:25 PM
  • #4
  • 作者是講座的嘉賓,得到學校的禮遇,是理所當然的。本人以前服務教育界,負責舉辦這類家長教師會的活動,對籌備非常熟識,除了程序安排須順暢外,熱誠接待嘉賓和家長這環節是很重要,因為影響學譽尤關。今次協同中學有一半老師,在週末時間肯出席講座,想必是作者夠號召力之故,一般捧場老師有十人已算踴躍,因為出席這類課餘活動是自願的。

    另外,學校慣稱「家校合作」多於「家教合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Donaldtslam發表於 2014-11-6 05:14 PM
  • #3
  • 家庭和學校教育要相輔相乘才會有好的全人教育,我並沒有小孩,作為兒子的我都想父母參與兒時學習當中。父母工作繁重,很難得家長能積極參與家教會,但亦是家長和孩子相處的好時間,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可互補學校和家長不足,希望家教會繼續發揮功能,和老師們一起培養下一代,而以上正正是好例子。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ammiedwin發表於 2014-11-6 04:54 PM
  • #2
  • 協同校風不錯,區內不少學生都想報讀。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