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9/06/2018

中國經濟侵略美國?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幾天前,白宮的貿易與製造政策辦公室公布了一份題為「中國的經濟侵略如何威脅美國與世界的科技與知識產權」(How China's Economic Aggression Threatens the Techn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的文件,內中指摘中國近年經濟能迅速增長,主要原因是靠她所採用的經濟侵略措施,現時此政策已威脅到美國及世界的經濟云云。

 

  此份報告可說是滿紙荒唐,主導文件的作者不可能是有分量的經濟學家(這一類人不是受不了特朗普的胡搞自己掛冠而去,便是早已被他炒掉,當然,也許有些人還是會漏夜趕科場),更似是法庭中本能地只懂諉過於人的律師。中國從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的1976年,倚靠改革開放及人民辛勤工作節衣縮食而使總體實質GDP上升了30多倍,豈可能有甚麼經濟侵略?況且在近代史中,除了歐美帝國主義列強,誰有實力去經濟侵略別人?賊喊捉賊的背後,顯然是美國一些極右分子的冷戰思維與抹黑策略。

 

美國科研靠華人撑起

 

  文件共36頁,內中指中國也承認其「侵略」的方針,亦十分透明。文件又認為中國採用了50多招去貫徹她的侵略政策。在一篇短文中,我不可能對這些指控一一駁斥,只舉幾個例子。

 

  文件指控中國通過網絡入侵及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盜取了不少美國的科技情報。我不知中國的網絡力量是否強大至足以偷走美國的關鍵科技情報,但若說監視別人的一舉一動,斯諾登提供的證供早已告訴我們,美國才是此道中的佼佼者,她竊取別人的情報有如探囊取物,還有臉說中國?至於逆向工程,買回新產品後研究一下它是怎樣做出來的又有何出奇?

 

  報告又指摘美國學術界天真,容納了大批中國的學生在大學及國家實驗室工作,以致這些人有能力學懂科技,並將其轉移到中國。美國學術界的確歡迎中國的留學生,美國大學中的大大小小實驗室中,等閒近半的研究工作由中國的學生或學者負責,美國人自己很多都只對當醫生或律師感興趣,科技研究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耐性,他們不願走此苦路。若無中國研究生或學者的辛勤貢獻,美國的科研體系就算不至於崩潰,其成績也必會大為失色。得到這些人的幫助後,還要暗指他們為間諜,這倒反而有利中國︰若這一大批科技人才一起回國,中國的科技實力倒是會更快超越美國。特朗普的謀士竟是由一些笨人組成!

 

  文件說中國時會通過抬高或控制稀土的價格,迫使別國在貿易問題上就範。中國的確擁有大量對高科技產品製造舉足輕重的稀土,但開採稀土對生態環境極大破壞,美國自己也有大量稀土,但自己卻不開採,反要中國不顧生態成本廉價輸出稀土,豈非是「己所不欲,必施於人」?

 

  在不少工業產品的生產中,世界多個國家都會訂下一些標準,歐美國家便往往通過這些標準逼別人跟從,並為自己產品製造壟斷力量。中國製造業已十分發達,一樣已開始了標準化,自訂標準,但這份報告卻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指摘中國的標準跟「國際」的標準不同!

 

以市場換取技術轉移

 

  文件作者最在意的,也許是中國若容許某些外國企業到中國設廠生產,往往會要求合資經營及技術或知識產權轉移。中國的做法其實符合世貿的規則,因為中國的要求只是在於中國學懂了別人的技術後,若自己再有創新,那麼創新部分的知識產權屬於中國。從更廣義的角度看,中國以市場換取技術轉移的政策也十分有理。新的知識本來可有益於人類,知道的人愈多愈好,不一定需要保護,但為甚麼現代社會會對知識產權提供某一程度(但不是無限量)的保護?原因是必須為創新者提供利益,使他們有足夠誘因繼續去創新。中國的做法是,你若肯轉移技術,我便肯給你市場,使你賺至笑逐顏開,這已是等於購買產權的方法,外國企業若肯答應(其實中國的「外資」主要來自香港,不是美國),必是算過有利可圖,否則不來便是,反正世界各地可投資的地方很多。這是互利的關係,白宮又如何能說這是經濟侵略!也許白宮用的是烏賊戰術,故意混淆視聽,以掩蓋其胡搞的意圖。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3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8-7-3 05:45 PM
  • #4
  • 兩軍對疊,沒有對錯,所以特朗普的做法,算是無可口非的;他抽稅最重要的目的,我認為其目的最主要是增加自己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其實他也不算是完全針對中國,他的抽稅政策,也涉及歐盟等等;我認為美國最大的問題,是之前的歷屆總統,用經濟利益利誘其盟友站在其立場,而現在美國已是窮個隻鬼,再不作出糾正,美國便會更快衰敗,有點兒是垂死掙扎的感覺;單看美國國債之巨,信用破產是遲早的事,故說特朗普是瘋佬、顛三倒四,我看未必是,反而認為他是在做實事,只不過這些實事,並不是一般人民能理解吧了!因人民有幾時會思考國家的真正狀況,從而作出體諒和理解,大部份都只是在對自己有損利益時便罵而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7-3 11:19 AM
  • #3
  • 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起點工資,今天中國內地的約香港的一半,比一九九六年只有四分之一追近了不少。另一方面,工作能力比較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起步後其工資上升的速度內地遠比香港快。
    另一項有關的重要數據,是製造廠的工資比較。我選東莞的工廠為例,化作美元,跟美國的工廠相比,包括社保、食宿,一個工人的最低市值工資——不是法定的——約美國的三分之一。這些是有實據的數字。聽回來的,是中國工廠工人的最低市值工資,約高於印度的一倍,越南的兩倍,非洲的三倍。
    上述的數字,顯示在國際競爭下,中國今天是站在一個相當舒適的位置。美國大抽中國產品的進口稅,不管怎樣慎重地選擇,不會對中國有大害。中國當然會受損,但美國的消費者要買貴貨,而被抽的可能是美國投資到中國的稅。關稅通常不穩定,何況美國總統四年一任,暫時性的保護不會鼓勵建設新廠的投資。

    要維護一項工業的發展而設立進口稅是另一回事。這後者沒有多少經濟學者會贊同,但北京是明顯地這樣做。可幸這些年他們懂得把這保護關稅逐步下調,下調了不少。從習近平先生的言論闡釋,他是希望中國的進口稅減到零。怕什麼呢?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7841af70102xjsb.html?type=-1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8-7-3 09:06 AM
  • #2
  • "也許白宮用的是烏賊戰術,故意混淆視聽,以掩蓋其胡搞的意圖。"

    所謂「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在這份文件裏,真的表露無遺了;不過西方人的利益掛帥行為,和很多不用腦袋的人,都相信這些說法的。

    亦感謝作者的詳細闡述,讓我可以更具體的明白一些細節內容,得益不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