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意外|父親登山途中暈倒 8歲兒誤以為睡著 最終失救不治
北京近日發生一宗行山意外,一名父親帶8歲兒子參加親子登山活動,途中突然身體不適倒地,兒子以為爸爸只是睡著,由路過的行山人士致電求助,可惜救援人員到場時該名父親已回天乏術。
綜合《北京日報》、《新聞晨報》等內媒報道,這宗行山意外發生在北京房山區三盆水,當地藍天救援隊於12月7日下午3時10分接到一位行山人士的求助電話,指一名男子倒臥在路邊,旁邊還有一個男孩。致電求助的男子表示,他在現場還遇見好幾位家長帶著孩子往山上爬,而躺在路邊的男子可能是想帶著孩子下山。
由於情況緊急,救援隊立刻組織24名隊員,帶著擔架、藥物等物資出發,並要求隊員「誰先到就直接上山」,以免耽誤救援時間;第一名隊員於下午3點34分開始上山,其他成員隨後亦陸續到達,首批救援人員約於5點抵達事發地點。可惜的是,當他們檢查倒地男子的脈搏並觸摸其頸動脈時,發現他已經離世,回天乏術。
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時,該名父親已無呼吸及脈搏,回天乏術。(網上圖片)
救援隊在徵求家屬意見後,用擔架將死者遺體搬下山。(網上圖片)
由於山路崎嶇,救援隊一共抬了4個半小時,直到晚上9點半才到達山下。(網上圖片)
救援隊事後提醒家長慎選戶外活動,應理性考慮主辦方及自身能力。(網上圖片)
經了解,原來該名父親當日帶著兒子參加戶外親子登山活動,但隊伍經過三盆水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於是領隊讓他原路下山,其他人則繼續行程。然而不久之後,他便在路上暈倒了,其8歲兒子當下還以為父親只是睡著了,說道:「爸爸往下走時,沒走多遠就躺下了。」,路過的行山人士見狀則連忙致電救援隊求助。救援人員抵達現場時,親子登山活動的領隊及幫忙求助的熱心行山人士也在現場。
救援隊在徵求家屬意見後,用擔架將死者的遺體搬下來,由於山路崎嶇,他們一共抬了4個半小時,直到晚上9點半才到達山下。據報,死者還有一名13歲的女兒。
房山藍天救援隊事後提醒家長,應慎選戶外親子活動,切勿被「挑戰高山」、「看不一樣的風景」、「行走在天地間」、「戰勝恐懼心理」等宣傳口號影響,一時衝動下報名;報名前應理性思考主辦方的資歷、安全措施,以及自身能力、經驗及裝備等問題。
同場加映|4種失溫等級與治療法
行山到達海拔較高的區域,溫度往往比城市低,裝備不足隨時有可能導致失溫。「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就曾指出低溫救助重要關鍵,包括如果身邊遇到失溫的人要協助救治,首要還是要先保護好自己,畢竟他所處在的環境同樣可能讓你失溫;低溫本身對於器官有保護作用,面對失溫病人不要過度驚慌。在醫學上,失溫造成心跳停止的病人在回溫之後經妥善治療,可恢復到正常狀態;但注意協助回溫要慢,避免造成二次傷害。譬如高於40度的回溫方式像是烤火、過熱暖包、熱水袋,被證實會增加心律不整或是燙傷的機率,一定要慢慢來、不要快。
翁梓華醫生分享,在醫學上,失溫主要會根據病人的意識狀態、體溫以及生命徵象分成四個等級,而對應的治療方式包括:
1.輕度失溫
治療方式
‧體溫32-35度,這類病患意識清楚,而且會抖得很厲害;
‧治療方式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綬給予保暖衣物、喝溫暖的飲料等等,逐步提升體溫。
2.中度失溫
治療方式
‧體溫28-32度,這類的病人意識混亂,發抖能力也失衡,亦可能不會發抖;
‧除了像輕度失溫外部給予熱量來源之外,必須要持續監控生命徵象,因為這類失溫病患常常會併發心律不整。
3.重度失溫
治療方式
‧體溫低過28度,這類的病人大多已經失去意識,只能監測到生命徵象;
‧除上述的處置之外,還必須插管進行呼吸道保護,同時要考慮是否啟動葉克膜進行體外循環支援。
4.致死性失溫
治療方式
‧這類的病人失去生命徵象,這時回溫可能已經不是首要任務,而是需要緊急進行去顫電擊或是藥物升壓,並且後送往醫學中心進行治療。
資料來源:急診枯南‧翁梓華醫師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