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19

新年目標行多啲!無智能手錶計步數?智能電話一樣得!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曾欣欣

    曾欣欣

    註冊營養師。「Hea住瘦」及「Eat Clean」系列作者;最新作品《就這樣EatClean減脂》。被美國大型新聞網站Huffington Post評為20大Twitter營養專家,同榜的還有Jamie Oliver!崇尚天然,喜愛下廚。最愛吃甜品。

    識食Hea住瘦

    逢周三更新

  兩年前,我同粉絲們在本專欄一起實踐一個為期八星期的「趕走Jelly Tummy」challenge, 目的要多運動及及利用運動營養學去減脂。可以增加運動量的讀者,都有去多做帶氧及負重做。因不同原因不能夠去運動的,亦積極去增加步行量。而隨後出版的書,我亦分享利用手機工具去記錄運動及步行的重要性。或者你也有曾聽過,每天需要行一萬步為目標;而IG亦常見到 #10000steps 的hashtag。新年過後,就訂下目標去行多一些!沒有智能手錶也可以的。

 

 

每日行一萬步目標源自日本

 

  我身邊很多人都每日步行過一萬步,有些人卻達不到目標而最終放棄,後者更會質疑這個目標理念是否有科學根據。事實上,行一萬步的由來源自日本一名研究健康科學的教授,於1965年他發明了計步器,在宣傳廣告中,他聲稱每日行一萬步有助國民避免出現癡肥現象。這計步器的名稱為 Manpo-kei(萬步計),在廣告中有一句重點「讓我們每日行10,000步吧 ! 」想不到50年後的今天,成人每日行一萬步的理念依舊有說服力。 

 

  近年有不少研究員研究一萬步這個數字是否有足夠說服力,最後他們得出兩個答案:是與否!因應不同年齡人士群組及各人身體狀況的差異,一萬步的目標無可能適合任何人,但綜合2011年全球多個大學的多項研究報告,結論行一萬步被視為「對健康成人的一個合理目標」。 

 

  每日要達標不難,大家一齊計一計:大部分人每日都會外出工作、買餸、接送小朋友等,其實相當於行了4千至 6千步。如果返工是搭公共交通工具而非自行駕車,就會額外行多最少2千步 ; 如果再加30分鐘運動量,就多獲3千 至 4千步,最後10,000步順利達標。 如果用手錶或手機時刻追蹤步行數及每日預設可行目標,更可能會鼓勵你做更多體能活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立法會年底換屆,民主思路湯家驊指,市民不滿意本屆議員只懂追捧中央言論、不熟悉所審議法例等,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6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Mikikiki發表於 2019-2-13 10:09 PM
  • #7
  • 外國咁多癡肥最大原因係習慣以車待步,所以我都信行得多唔會肥,多陏動點都對身體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atoshi發表於 2019-2-12 10:33 PM
  • #6
  • 唔想身水身汗行夠一萬步都有效用,唔想計住計住,可以咁嘅,返屋企用步行唔搭車、晚飯完畢出去行一個鐘,點都過到最低限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old_酷_cool發表於 2019-2-10 10:11 PM
  • #5
  • 每日行一萬步,我相信香港無乜邊個可以做到嘅,每日行一千都可以做到嘅,我都好喜歡走樓梯多過去乘搭電梯嘅,可以多做運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麻呀呀發表於 2019-2-9 11:32 PM
  • #4
  • 其實又真係健康,尤其對於有啲人跑幾步就很易會氣喘的情況下,步行的確是對身體好,同時又唔會覺得太辛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davidpoey發表於 2019-2-9 01:24 AM
  • #3
  • 人是有惰性,不可能每日都積極運動,有智能工具可以幫忙提醒要動身做運動就方便不過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這些年_那些年發表於 2019-2-8 10:14 PM
  • #2
  • 自從關折受傷,我換以步行作每天運動量,身型沒有那時日日跑步般多肌肉,但是手腳修長,是另一種美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Art Month 2025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