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後政改時期 棄走棧道堅渡陳倉
後政改時期展開不足一星期,社會各界已就如何收拾這殘局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上星期六在電台聽到一位著名學者聲稱要修補社會裂痕,不需要甚麼「第三條道路」,只需建立溝通橋樑便可解決所有問題。學者論政當然有他們獨特的見地,但為何聲稱毋須尋找新出路,而對建立橋樑又有甚麼意見,卻不是這麼容易理解。
學者與從政者頗為不同。學者不需向任何人負責,從政者卻要向社會問責。正因如此,從政者更要有廣闊視野、要有長遠願景。這些某程度而言,皆是判斷而非原則問題。若判斷和原則分不清,於現實層面便會給人一種混濁不清的感覺。過去這20個月,憑心而論,沒有人為修橋補路出盡努力嗎?修了橋有人願意過橋嗎?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現實情況確是這樣。也不是要分清這是誰的責任;不願過橋便是不願過,再分析或追究責任已是無甚意義。
從另一角度看,「第三條道路」並非要建立溝通渠道那麼簡單,而是要把政治對立的情況加以緩和、甚至改善。還是繼續以修橋作比喻,意思是說締造過橋的條件和意願。以現今的政治環境而言,中央與泛民雙方可能也覺得不願意首先走出第一步。從個別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會被視為示弱的表現,才會出現這互不相讓的情況。當然你會說,為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特區的整體利益,就算示弱又如何?這可能是一種理性的分析。但政治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簡單,這也可以是「第三條道路」可以扮演的角色。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可能已經迷失了尋求民主的初衷。民主不是單為一種數字遊戲,多數便是贏,少數便是輸。如果是這麼簡單,民主很容易便會淪為以多數壓逼少數的藉口,甚至轉化為暴民政治。
真正民主或優質民主是指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優質民主社會追求的,是崇尚多元意見,包容尊重個人訴求。民革式的批鬥文化不是優質民主,脫離社會整體需求的,也不是優質民主。所以我們要弄清楚我們追求的是甚麼,付出的代價又是為了甚麼。這便是「第三條道路」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以上所談及的政治理念和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首要條件是整體社會大致認同這種政治理念和目標。要社會認同不是依靠口號政治和盲目跟從的羊群心態。社會要認同便要經仔細思考,透過公開討論以達致普遍共識,這些皆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喊喊口號地說要開闢「第三條道路」也不會有甚麼成果的。「民主思路」的工作便是要引發社會對「第三條道路」有一份認知欲,透過獨立思考和公開討論才可以真正達到以上所談及的政治理念和目標。
有人說,「第三條道路」是狹窄的、是行不通的。這是一種回頭看的結論。政治偏走兩極,中間路線當然是狹窄,這實在不用說。但沒有嘗試那來成功?管他只是一條羊腸小徑,我們便是要把它改變為一條康莊大道。這才是向前看,胸懷視野的做法。我們何懼之有?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