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1-23

改革協調 鞏固地區網絡(新民主同盟 鍾錦麟)

 

  區選曲終人散,多名泛民明星候選人墮馬,傳媒因而謂之泛民大敗。不過,連同筆者在內,很多來自不同泛民政黨的新星均成功當選,為民主運動注入新血。筆者有幸成為今屆區議會選舉最年輕的參選者,希望籍此分享泛民防止繼零七、一零年區選後再一次「大敗」要注意的事。

 

  建制派與泛民資源懸殊,已不是甚麼新鮮事,而兩者差距會在可見將來不斷擴大。不過,這不代表建制派完全控制區議會指日可待。筆者打從第一天落區開始,已經明白泛民對地區工作者的支援遠遠不及建制派,建制派一定會在地區大搞社區福利主義,透過頻密的長者茶聚、廉價旅行組織地區網絡。筆者只認為,他們的小恩小惠不可以收買所有的居民,因而嘗試從交通、規劃等地區議題入手,接觸居民。

 

  成功非僥倖。筆者認為今次泛民勝選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長期的地區服務。就如上文所述,建制派與泛民的資源懸殊,泛民的參選者自然要多加努力,建立地區網絡,或起碼建立與居民的互信關係。

 

  基於選區特性不同,筆者無意在此分享區選必殺技。不過,如果泛民沿用上一次的協調機制,泛民在二零一五年區選再一次大敗無可避免。

 

  民主動力在區選前自豪地說今次區選泛民「零撞區」(當然自計算參與泛民協調機制的政黨)。不過,筆者也曾經是這個協調機制的受害者。協調機制中規定,在上屆區選取得三成得票率的政黨,可在下一次區選優先派員出選。

 

  筆者也曾是這條款的「受害者」。因另一泛民政黨在上一次區選取得筆者今次參選選區的三成九得票率,該黨理應可自動得到這選區的參選權。 筆者當時沒有因為協調機制而退讓,原因在於:這機制沒有鼓勵政黨及早落區,部署下一次區選,亦沒有鼓勵良性競爭,將更大勝算的候選人拒諸門外。

 

  當時筆者嘗試游說黨高層改革協調機制的弊病,希望加入更多保障出選者勝選的條款,例如民調,出選者的地區服務計劃等,均不得要領。及後該政黨退出協調機制,筆者才可在這一區出選。

 

  學者常說如一政黨在上一次選舉大敗,該黨會在下一次選舉中大勝,謂之「鐘擺定律」。基於泛民在上一次區選已有大敗的「往績」,而且與建制派的資源懸殊,筆者的支持者的確在今次選舉中有很大的危機感,呼朋喚友投筆者一票。 在筆者眼中,今次選舉的確出現了「鐘擺」。可惜泛民過去四年未有在很多選區長期服務,建立地區網絡,令「鐘擺」未能令泛民勝選。

 

  因此,筆者希望泛民在下一次區選協調時,必須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各政黨展開紮實,持續的地區工作,減少空降,才是避免下屆再大敗的關鍵。

 

《新民主同盟成員 鍾錦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

更多政治擂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