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1-22

深切反省,查找不足 (民協 廖成利)


  區選過後,不少傳媒以「泛民重創」、「泛民大敗」來形容賽果。
 
  泛民在是次選舉可謂左右受敵,既有建制派的強攻,更遭受人民力量的狙擊,泛民區選聯盟共派出236人參選,包括87名現任區議員,結果只得80名成員當選,得勝率約33%,成績實在強差人意。
 
  民協派出26人參選,在苦戰之下15人勝出,得勝率約為58%,成績僅僅合格,其中莫應帆和譚國僑的勝敗最令筆者意外。對於有分析說泛民是輸給「蛇齋餅糭」,筆者嘗試將區選以「耕田」打個比喻,並以幾個選區的觀察來分析選舉的成敗關鍵。
 
名氣無助選情
 
  民協莫應帆紮根於黃大仙東頭邨超過二十五年,已經連任多屆區議員。是次競賽緣於龍上區的區議員林文輝要讓路予陳婉嫻參選,他便轉區挑戰莫應帆,結果莫應帆得票1878票取勝,比林氏多出271票。
 
  林文輝曾是區議會主席,並由陳婉嫻全力支持,無疑知名度較莫應帆高,所以勝算較高,惟他只於選舉前幾個月越區挑戰,結果是這些聲勢並不足以抵銷多年於區內深耕的莫應帆。
 
  類似情況亦發生在譚國僑身上,譚國僑為區議會副主席,於深水埗區內頗具知名度,惟他將石硤尾區交予黨友秦寶山接捧,他則轉戰至南山區,結果只得2098票,以193票之差敗給對手韋海英。
 
  區議會工作講求廣泛的社區網絡和深細的選區服務,沒有長時間於社區內耕耘,與街坊建立關係,縱然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也難於獲勝。上述兩個個案亦解釋了泛民星級候選人如湯家驊、李卓人等擬空降社區而取勝的困難。是次區選的第一個教訓是:不要臨急轉區,更不要空降參選。
 
耕耘與收獲
 
  另一邊廂,民協許錦成與社民連陶君行分別在竹園區南北兩個選區也是擔任了十多年的區議員,但是次選舉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許錦成 (得票2748) 以千多票勝對手莊澤財 (得票1573) 連任,相反陶君行 (得票1660) 則以千多票落敗給對手丁志威 (得票2754)。出名勤奮認真的黨友許錦成在選舉早期已作出周全部署,充滿危機意識,從來沒有自我感覺良好而輕視選舉工程,選舉當日大清早便已開始拉票工作,所以面對人力物力充裕的工聯會對手,也能成功連任。
 
  相反,陶君行在選情被看高一線的情況下,他的選舉策略及工程明顯有所鬆懈,加上陶君行身為社民連主席必須協助黨友拉票,能分配給自己選區的時間自然較少,故最終落敗。筆者亦曾有相同經歷,多年前的一次區選只顧越區為黨友拉票,忽略了在橫頭磡選區的競選工程而落敗。
 
  竹南和竹北兩個選區亦反映出,區議會選舉是貼身的「肉搏戰」、「社區網絡戰」,日常地區的耕耘及工作要紥實,選舉工程要緊貼,否則難免「滑鐵盧戰果」。
 
  泛民落敗的兄弟姊妹千萬不要灰心,大家先行深切反省落敗原因,未來歲月,應以紮根社區,努力耕耘為基本態度,四年後捲土重來。We shall be back.


 
《民協主席 廖成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政治擂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