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8-14Text: 羅國森

政府年金值得優化

  兩年前政府推出專為65歲長者而設的銀色債券(下稱銀債)時,認購反應不俗,雖然發行額只有30億元(iBond有100億元),但第一批銀債(2016年)有7.6萬人認購,總認購額高達89.3億元;第二批也有4.4萬人認購,總認購額41.8億元,即是兩批都超額認購。

 

  誰不知,籌劃多時,甚至找來天王黎明扮爺爺,作為推廣大使的政府年金,經過3星期認購之後,卻只有9,410人認購(全港有110萬65歲的長者),總認購額49.4億元,不到發行上限100億元的一半,平均認購額是52.5萬元,反應遠低於銀債,這是反映香港人不需要一些長線的退休投資工具?

 

年金應該是我們退休資產的其中一員。 (iStock圖片)

 

  我個人認為,年金應該是我們退休資產的其中一員(應佔三分一的資產),主要原因是年金可以提供一個保證的現金流,這對於已退休,再沒有收入的人士來說,這筆錢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背後是一份金錢的安全感。

 

  我不認為政府年金是最好的一種退休投資工具,但有政府保證,又可以終身支取,長遠的回報率又達到4%左右,其實已經不錯。

 

  政府年金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是「搣本」,某程度跟「逆按揭」一樣,一旦自己把已供滿的自住物業按予銀行,或將100萬交予年金公司,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資產(逆按揭的話,後人只要代先人償還貸款連利息,其實是可以贖回該物業的),要靠自己長命才可以賺到額外回報。

 

  這一點是年金的特色,我認為是很難優化的。如果真的優化了,例如受保人任何時候過世,年金戶口仍然有一定的剩餘價值,那麼,他可以支取的年金金額將會減少。

 

  但有兩點,我認為是值得年金公司考慮優化的,那就是抗通脹的問題。有些私人年金的支取額,是可以遞增的,這就等於按通脹調整。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是的話,早期可支取的年金也會減少。

 

  另外,政府年金的認購年齡是65歲,很多部署退休的人士,要等到65歲才可以認購,這就限制了參加人數。如果將認購年齡降低至62歲,甚至60歲,參加的人數肯定會大增,支取年金的歲數仍可維持65歲,因為很多退休人士,也不一定需要馬上支取年金的。如果能夠等3年或5年才支取,到時可支取的金額又可以多一些,這是所謂的延期年金,其實也不錯。

 

  另一點當然是認購金額了,如果上限只有100萬,每月可支取的年金只有5,300(65歲女性)或5,800元(65歲男性),似乎稍為少一點。如果能夠調高至120-150萬元,令每月支取的金額達到6,000多元,甚至8,000元左右,這就更貼近今時今日的生活水平了!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我要退休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銀色債券 #公共年金 #年金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