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中美隔空為俄烏核風險降溫
歲末隆冬之際,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了華盛頓,而俄羅斯前總統、執政黨黨主席梅德韋傑夫也來到了北京。這麼巧?
拜登邀請澤連斯基訪白宮,似是防範俄烏戰爭失控(美聯社)
確實,華盛頓和北京的兩場外交活動有很多巧合之處,例如都是由中美兩國東道主在短期內主動邀請,並都是以最高級別接見。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接待了澤連斯基,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則在北京面見了梅德韋傑夫。北京的這次會面,是中共作為執政黨向統一俄羅斯黨提出的邀請,梅德韋傑夫以黨主席到訪,是兩國執政黨最高級別的會晤。
中美互動亦被標「衝突」符號
由於中美關係陷入低谷,導致涉及兩國之間的任何動做都容易被標上「衝突」符號,但兩國這次在同一時間,分別邀請俄烏兩國首腦到訪,大概率不是「歷史的偶然」,也不會是出於升級對抗。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是,在拜登款待澤連斯基,以及後者在國會山莊發表演講時,都刻意避提了北京的這場會晤。假如中俄首腦的會晤是旨在升高「集團對抗」,美烏首腦何以會「默不作聲」?
先看美方近期動向,拜登即使是在中期選舉前民主黨競選艱難的時候,似乎也沒有表達過要邀請澤連斯基訪問白宮來提振民意支持,現在卻為甚麼要請他來?如果我們追溯在中期選舉後俄烏戰場發生了何種動向,就不難發現,最令拜登不安的事件,發生於G20印尼峰會期間,當時一枚烏克蘭S300防空導彈擊中了波蘭境內。
由於澤連斯基和媒體最初都指該枚導彈是俄羅斯發射,拜登大驚之下暫停了G20峰會議程,臨時召集G7及歐盟代表召開緊急會議。他同時還親口澄清導彈不是來自俄羅斯,一名美聯社記者還因為未經查核下誤報新聞而被解僱。但澤連斯基仍然企硬,指有關導彈來自俄羅斯的情報,是「烏克蘭軍方」通知他的;因此「沒有理由」不相信。
中美兩國首腦在G20印尼峰會期間實現雙邊會晤(美聯社)
拜登邀澤連斯基控管危機
基於波蘭是北約成員國,如果確定是受到俄羅斯攻擊,北約就應行使集體防禦,這將使得美俄兩個核子大國首度捲入直接衝突。這還不夠,事發不久,烏軍的無人機深入俄羅斯境內,轟炸了當地的軍用機場。而那,是部署戰略轟炸機的核武設施。
換言之,如果針對波蘭的「意外事件」未能觸發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那麼俄羅斯核戰略機場遇襲亦可能挑動莫斯科的核打擊反應,最終仍會把北約拉入直接衝突的漩渦。根據美國白宮及國防官員表述的既定政策,美國期望烏克蘭戰場削弱俄羅斯,並促成俄國內部政變,但會避免美軍直接捲入衝突。而上述兩件事皆可能打破美方政策,恐難以令拜登安枕。
據說,拜登向澤連斯基發出邀請後,對方猶豫了四天才同意親赴華府,難道他擔憂這是「鴻門宴」?兩人在白宮門外「拍完膊頭」,一待關上門,也許拜登劈頭就會問他上面兩件事的來龍去脈。表面上,澤連斯基在華府受到高規格接待,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拜登並沒有向他提供更具攻擊力的武器,而只是提供了一套用於防空的愛國者系統;至於國會演講,他也未能獲得未來主導眾院的共和黨積極回應。
拜登在G20峰會期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波蘭遇襲事件(美聯社)
美國外交國安高層訪北京
因此,拜登忽然邀約澤連斯基前來,更像是一次危機控管,最為重要的事項,就是避免戰爭「意外」擴大至北約,或升級至核衝突。在此次行程中,不僅澤連斯基親口承諾從不尋求美軍參戰,白宮亦明確劃下底線:「無論明天,下個月,還是明年」,拜登都不會派美軍赴烏克蘭作戰。
在波蘭遇導彈襲事件發生不到一個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管羅森伯格聯袂訪問北京。他們離開後十天,就上演了梅德韋傑夫現身釣魚台國賓館的一幕,這是不應忽視的時間線。
附帶一提的是,康達一行隨後訪問了韓、日。只要意識到中美在俄烏戰場的核風險問題上存在互聯,就不難理解在朝鮮半島核控管和台海局勢等問題上,雙方同樣會「坦率交換意見」。
梅德韋傑夫在短暫的訪華行程中,與中國領導人舉行閉門會議。從俄方透露的要點,一是梅在會晤中強調:「烏克蘭危機事出有因,十分複雜,俄羅斯願意通過和談解決面臨的問題。」俄總統普京在梅氏訪華次日,亦在莫斯科重申,俄方力求盡快結束戰爭。
俄烏戰爭在短期內沒有出現停火的曙光(美聯社)
俄羅斯提「後蘇聯空間事務」
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是,無論是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都罕有提到一個概念,即如何處理「蘇聯和後蘇聯空間事務」。這個月30日,正好是蘇聯誕辰一百周年,俄羅斯單獨對抗北約已顯吃力,克宮是否欲借此時刻大幅改變國家布局,將其戰略安全部署擴大到前蘇聯範圍?
例如,普京在梅德韋傑夫赴京前一天到訪了白羅斯首都明斯克,與白總統盧卡申科敲定一系列戰略、政治和軍事合作,包括俄軍為白羅斯建立核保護傘。那麼烏克蘭又在多大程度上,屬於克宮的「後蘇聯空間」?簡而言之,克宮在重申支持和談的同時,也透露了另一個信息,即俄軍的行動旨在重建蘇聯時期的安全空間,這就意味著俄方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北京如何參與俄烏戰爭,尤其是核危機的降溫,恐怕也是建立在戰事難以在短期內結束的現實基礎上。一方面,中國協助美俄建立控管渠道,並不會因此令俄羅斯感到孤立。因為在發生類似於波蘭遇襲的意外事件時,克宮亦需要某種機制防止美俄雙方誤判,以致令戰爭軌道超出其預期。
新一年的關鍵問題在台海
另一方面,中國協助美俄建立控管渠道,倒也不意味中美關係因此改善。中方在俄烏問題上呼籲衝突國「保持理性克制,開展全面對話,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安全領域共同關切」;同時呼籲歐洲各國展現「戰略自主」,防止「危機長期化」,實現歐陸「持久和平和長治久安」,言下之意仍屬意歐洲的問題歐洲解決。
中方真正的底線仍在亞洲,當中俄高層在北京會晤之際,兩國海軍在浙江舟山及台州以東舉行聯合軍演,正好面向美軍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北京的信息很清楚,北約不應東擴至亞太,更不得觸碰台海問題,否則就可能導致亞洲戰略均勢的天秤改變。
這正是新一年最為關鍵的問題所在:美國顯然不僅是要碰台海,而且看來力度只會升高,而不會減低。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