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烏克蘭戰場的重要時刻
就在中共二十大召開的這些天,亞歐政治板塊的兩端也變得風高浪急:
在西線,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對烏克蘭全國各大城市發起了持續的空襲;中國駐烏大使館在此期間啟動全面撤僑,反映北京方面亦判斷烏克蘭局勢可能惡化;在東線,南韓持續與美、日在朝鮮半島周遭舉行各類聯合軍演,甚至是以往在中國舉行重大政治活動時保持低調的北韓,也頻頻舉行炮火演習示威。
烏克蘭士兵接受訓練準備開赴前線(互聯網)
俄軍冬季攻勢在即?
歐亞兩端是晴是雨,將成為區內各國必須要面對和做出抉擇的問題,並肯定會影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際形勢的變化。本文著重於烏克蘭局勢的發展,俄軍近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及全國各主要城市的空襲,主要目標是電力等基礎設施。軍事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是俄軍即將對烏克蘭發動更大規模進攻的前奏,但針對何時及何地會爆發最主要的戰鬥,以及誰佔優勢則各有解讀。
個人認為,至少是目前俄軍對基輔市區的導彈和無人機攻擊是騷擾居多,克里姆林宮和基輔背後的北約,恐怕更傾向於緊盯南部黑海沿岸。無視俄軍的連番空襲,烏軍亦正在不惜代價猛攻南部的赫爾松,並與俄軍爆發了空前激烈的拉鋸戰。
對於基輔及北約來說,只要一舉攻克赫爾松,不僅可以威脅克里米亞半島,亦可虎視扎波羅熱,而當地擁有全歐洲最大的核電站。同樣對於俄軍來說,守住赫爾松,不僅為克里米亞和扎波羅熱提供了屏障,更重要的是進可攻退可守,因為前方就是烏克蘭,也因此是北約在黑海的最後一座要塞--敖德薩(Odesa)。
蘇洛維金在赫爾松清壁堅野(互聯網)
赫爾松俄軍堅壁清野
美俄雙方的軍事部署亦都反映了南部才是主戰場。在俄羅斯方面,本月上旬被任命為駐烏克蘭俄軍最高司令的蘇洛維金大將(Sergei Surovikin),剛上任就把焦點集中在赫爾松,坦言當地戰況「緊張」,必要時將做「困難的決擇」,而且迅速從當地撤離6萬居民至後方。
蘇洛維金的言論和舉動引發了西方媒體的樂觀預測,正如在開戰初期他們認為普京政權捱不過半年,現在則推測俄軍即將從赫爾松潰敗。然而只要理性回顧俄軍在烏克蘭的表現,就不難意識到蘇洛維金正試圖避免俄軍重蹈馬里烏波爾的覆轍。當時,烏軍化整為零混入民居、學校、醫院等,迫使俄軍逐屋逐戶打城市巷戰,嚴重滯緩了圍攻亞速營的進度。因此蘇洛維金的「困難決擇」應該不是撤退,而是清空赫爾松,使之成為可供重武器發揮作用的絞肉機。
美軍101師進駐羅馬尼亞
普京將東歐視為長期衝突地區(互聯網)
主戰場將在南部的第二個徵兆,是美軍101空降師據稱是自二戰結束後首次部署到了歐洲。據美國媒體報道,該師先遣指揮部率先到達的地點,正是距烏克蘭僅3公里的羅馬尼亞邊境。作為美軍的快速反應王牌部隊,101空降師來到羅馬尼亞,側面反映了五角大樓對烏國南部戰況感到了擔憂。如果俄軍在即將發起的冬季攻勢果真是指向敖德薩,羅馬尼亞就會成為北約反制俄軍的最前沿。
華府向歐洲派兵也可能是出於政治因素,也就是在下月8日中期選舉前,強化拜登政府支援烏克蘭抗俄的姿態。事實上,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的最新民調,29%受訪者認為民主黨政府能夠更有效應對烏克蘭危機,雖然得分並不高,但卻高於共和黨的20%。換言之,烏克蘭政策正成為拜登政府迎戰中期選舉的主要「救命稻草」。
外間較為容易忽略的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同樣是克里姆林宮決定下一步棋的重要時刻。輿論普遍認為民主黨將遭遇重挫,甚至同時在參、眾兩院輸給共和黨,從而令拜登淪為跛腳鴨總統。基於共和黨的反俄情緒似不及民主黨高漲,上述選舉結果將有利於普京爭取喘息空間。是以對克宮而言,最為理想的策略是在下月8日之前,避免在烏克蘭採取刺激美國選民反俄情緒的動作,否則就等於變相幫民主黨拉票。
目標仍是敖德薩?
敖德薩成為烏克蘭在黑海的一枚釘子(互聯網)
無論中期選舉結果如何,似乎也改變不了一個大趨勢,就是北約和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已經使得普京不得不面對一場持久的戰爭,也因此促使他鋪排更長遠的棋局。其中一個主要動向,是他提出將本應由北溪管道運送的天然氣,改為經黑海海底送往土耳其,把後者打造成新的天然氣供應樞紐。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普京的提案連連點頭,已經忙不迭下令有關部門研究計劃,土國消息甚至指,天然氣樞紐的地點初步設在該國歐洲一側的色雷斯地區,方便向歐洲輸氣。普京此舉的用意相當明顯:克宮已經把包括烏克蘭及其他反俄國家在內的東歐,視為一個長期衝突地區,並試圖繞過該區向西歐供應能源,從而分化歐洲。
不過如此一來,俄土兩國就需要聯手保障黑海的絕對控制權,那麼敖德薩作為烏克蘭楔在黑海的釘子,克宮要不要拔掉它?北約又會不會加大介入力度?戰事於是螺旋升級,烏克蘭人難以回到2014年前的舊貌,俄羅斯人也看不到戰爭終結之時,東歐忙於備戰而經濟停頓,西歐則因能源短缺而產業外移。此情此景,朝鮮半島南北各方能不引以為鑑?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