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奧運會的叢林法則
美國女籃在巴黎奧運險勝法國1分,拿下第40面金牌;在最後時刻,幫助美國追平中國,在金牌榜上平分秋色。不過,美國銀牌較多,總獎牌還是領先中國排第一位。
美國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有感而發說:「一個本世紀初連我們(美國)在倒後鏡都看不見的國家(中國),今日與我們並駕齊驅,甚至有時跑到前面。」
艾利森不是普通學者,他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正深刻影響近20年的中美關係和國際布局。
古希臘雅典名將修昔底德,又是歷史學者,著有《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認為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不可避免,因為斯巴達對雅典實力不斷增長而恐懼。這代表著當新興強國崛起,威脅到現有霸主地位和利益時,雙方就可能爆發戰爭。
艾利森基於上述結論,做了一項研究。研究發現在新興大國與現有霸主競爭的16次重大歷史案例中,有12次最終以戰爭告終。比如18世紀英法戰爭、英國和西班牙戰爭等。
艾利森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影響著近20年的中美關係和國際布局。(AP)
之後,艾利森寫下《Destined For War》,指出「中美兩國目前正處於通往戰爭衝突的進程,當大國的霸權地位受到新興大國挑戰,兩大國(中美)間很可能發生戰爭」。
或許正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太快,快到美國完全不能接受,所以想方設法遏制中國。
從過去政治軍事,到經濟文化領域,處處出招。現在奧運是大舞台,體育是軟實力,美國自然不放過,於是抹黑中國游泳選手吃禁藥,搞到中國泳手被藥檢次數頻繁,以此擾亂中國選手比賽節奏。
內地《澎湃新聞》報道︰「早晨6點鐘,檢測人員全副武裝,敲開了潘展樂的房門,接下來就是一連串『尿檢』的固定動作⋯⋯5月份到7月份有21次檢查,沒有一次陽性。不過,粗略估算一下,也就是每個隊員平均每3天就要被查一次,堪稱超密集檢查。」
關鍵問題在於不是每個國家的泳手都受到這樣「關注」,90%美國今次上陣巴黎奧運的選手,就沒有接受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檢測。
中國之所以被當局特別看待,是因為美國以中國泳隊上屆東京奧運涉禁藥風波為由,向相關機構施壓使然。這就是奧運會的叢林法則,即使這個指控早於3年前已經得到澄清。
艾利森近日在美國《The National Interest》撰文,就中國在奧運會上的表現有感而發。作為美國人,艾利森心裏希望美國一如既往地在奧運會上繼續其霸主地位,就像二戰後,尤其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統領世界。
可是,中國在奧運會上與美國分庭抗禮(金牌數目)的現實,即如政治和經濟上,都反映出中美實力的升沉互見。中國近40年迅速崛起,正在挑戰美國全球霸主地位,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競爭。
潘展樂頂住了頻繁藥檢的壓力,破世績奪得巴黎奧運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AP)
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艾利森曾和一些哈佛學者為該年大選後上任的美國政府過渡團隊,準備一系列報告。直接的說,任務就是「記錄過去20年中美之間一系列競爭的事」,為日後政策制定者對中國的挑戰,進行戰略評估。
他們探討美國和中國在五個核心領域的競爭:經濟、技術、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令人吃驚的是,在全部五個核心領域中,都指出「一個本世紀初連我們(美國)在倒後鏡都看不見的國家(中國),今日與我們並駕齊驅,甚至有時跑到前面」。
他們得出結論,美國國家情報局將中國稱為「愈來愈接近對手的競爭對手」的結論是錯誤的。看看奧運會金牌榜,中國已經是一個全方位對手了。
如今中美關係已經到了針鋒相對、各不退讓的地步。如何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避免戰爭,正考驗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智慧。
不過,看來美國並不想看到中國崛起。以新能源車為例,當中國建立了主導地位時,美國就千方百計進行封殺。
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劉國永說:「中國運動員面對高頻率的賽前興奮劑檢查,從未查出一例陽性,贏得對美反興奮劑鬥爭的階段性勝利。」這表明,中國人面對別人設定的叢林法則時,保持平常心,做好自己便是。
對付別人對你的無端指摘、無理批評,不管怎樣,只有做好自己,按照自己國情發展的步伐走下去,才是正道。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