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7-04

智慧城市成中國內地龐大產業!如何克服重重挑戰,發揮更大效益?

  過去數十年,中國積極城市化,到1996年已提升至三成,之後比率持續向上,至2022年底更高達65%,超越世界平均水平(2021年為56%)。

 

  內地持續城市化,同時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2014年,中央政府透過多份政策文件,包括《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及《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明確指示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並訂明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等。根據2014年的統計數字,當時全國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47%的縣級及以上城市,都提出要建設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城市已成為內地龐大的產業,數據公司Statista的資料顯示,中國由2015年至2020年6年間,投入建設智慧城市的總資金高達8.07萬億人民幣(下同)。內地網站「新型智慧城市資訊」,梳理了2022年上半年各省、市、區級政府、國央企中標項目資訊超過3,000條,半年的總中標金額約780億元,發現項目涵蓋智慧城市各個類別,包括政務、交通、社區、水務、應急、教育、醫療等。

 

  不過,內地城市化須面對重重挑戰。研究機構IDC在今年初就內地城市化作出的報告分析:「包括政務雲、感知體系、腦類技術平台等在內的基礎性技術……當前的智慧城市部分場景建設,缺乏實際需求支撑,實用性和有效性,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該機構留意到,內地以項目建設主導的智慧城市發展,呈現出「重建設輕運營」的特點,因此建議建立「標準規範、績效管理、發展評價體系」,促使發展模式朝「持續運營」的方向轉變。

 

  此外,人口急劇老化對城市也帶來不少隱憂。2020年的人口普查發現,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2.6億人),規模龐大。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從2010至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與上一個10年相比,上升了2%;全國31個省份中,有16個省的65歲以上人口超過了500萬人。

 

  當局應對的辦法之一,是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以發揮長者的知識、經驗、技能之優勢,而60歲及以上人口當中,13.9%(3,669萬人)擁有高中及以上的教育程度。而且,政府必須要把智慧城市建設,擴展到基層社區的建設,例如增加投資於縣的公共服務和醫療保健,以及升級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包括隨著居民年齡的增長,為舊住宅大樓增加電梯。近年有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智慧養老」,例如山東省與實體醫療機構攜手,設置「互聯網醫院」,提供問診、開藥、疾病管理、健康跟蹤等服務,助長者解決生活所需。

 

  事實上,建設適老型城市還要處理3大事項:(一)完善城市的無障礙標準,需要加強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建築工程師和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二)建設新設施和改善舊設施同樣需要重視,而在改善舊建築時,建議用公私營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籌集資金;(三)鑑於建設「適老城市」需要額外成本,因此政府應特別關顧中低收入地區的城鎮、家庭和個人,當局可鼓勵創新的解決辦法,特別是以低成本的醫療技術照顧長者集中的農村。

 

  無論如何,建設智慧城市始終要以人為本,當局宜提高人民對市政的參與度,集思廣益,才能令智慧城市的效益有更大的發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更多智慧城市5.0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智慧城巿 #城巿化 #中國內地 #人口老化 #產業 #適老型城市 #退休 #長者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