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0-11-27

【無人車市場再洗牌】傳Uber出售自駕業務, Aurora以小吞大博上位!

  Uber旗下自動駕駛公司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ATG)一度被捧為無人車界明日之星,2019年估值高達72.5億美元,可是踏入2020年11月卻有賣盤消息傳出,傳聞中的買家竟是規模比它小得多的無人車初創Aurora Innovation。究竟這家曾被視作Google Waymo最強對手的無人車公司為何要走到賣身境地呢?

 

股東要求Uber放棄蝕本貨

 

  有消息指,Uber ATG與Aurora自2020年10月起就展開談判,但兩家公司發言人均拒絕評論此消息。同年9月已有傳聞指,Uber兩大股東軟銀(SoftBank)與Benchmark曾向管理層施壓,要為ATG找來更多投資者,因為ATG的資金很有可能在2021年底前燒盡,並要求Uber盡快調整策略方向,不應一直投資於未能達到明確效益的業務上。

 

  同時,Uber本身亦面對很大的經營壓力:2020年第三季的營收為31.29億美元(約244億港元),同比下跌18%,雖然凈虧損較2019年同期微降6%,惟虧損額仍高達10.89億美元(約84.94億港元)。

 

Uber ATG自動駕駛部門自2015年成立以來,5 年間已燒掉 25 億美元(約195億港元),平均每年燒 5 億美元。(圖片來源:Uber官網)

Uber Elevate飛天的士與Uber ATG無人車等其他技術,在2020年前9個月已為母公司增加3億美元的淨虧損。(圖片來源:Uber官網)

 

Uber改策略專注核心業務

 

  以前,Uber的經營方針可以用3個字來形容:「乜都做」,除網約車和食物外送等核心業務外,還有共享單車、貨運物流、無人的士,甚至飛天的士,舉凡跟交通有點關係,又有可能帶來收入的項目,便會砸錢投資。

 

  然而,自2019年5月公司上市後,Uber就開始變得有所收斂,不再胡亂投資新項目。及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網約車業務一落千丈,雖然同期食物配送的訂單急增,但所帶來的收入卻不足以彌補網約車的損失。如此一來,Uber惟有斷臂求生,過去11個月先後出售共享單車業務Uber Jump與貨運業務Uber Freight。

 

  接下來,ATG已是Uber最後一項燒錢極快的業務。2020年前9個月,無人車和飛天的士等其他技術已為Uber帶來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淨虧損。除燒錢太多外,在各項不利傳聞下,ATG估值也有下降風險,據傳Uber最近積極尋找買家,正是希望趁身價尚好時賣個好價錢。有消息指,潛在買家名單中可能包括某些車廠,惟最有可能的收購者反而是公司規模較小的無人車初創Aurora Innovation。

 

2020年5月,初創企業Lime獲得由Uber領投、Alphabet與Bain Capital Ventures參投的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融資;作為這筆交易的一部分,Lime需要接手從Uber分拆出來的共享單車部門Uber Jump。(圖片來源:翻攝Uber官方YouTube影片)

2020年9月,Uber以全股票交易方式,將其歐洲貨運業務Uber Freight售予德國物流初創公司Sennder,估計交易金額約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作為交易一部分,Uber將收購Sennder的少數股權。未知傳聞中的Uber ATG收購案會否以這種方式實現?(圖片來源:Uber官網)

 

Aurora成長快擬以小吞大

 

  成立於2017年Aurora,主力開發適用於任何車型的自動駕駛軟硬件方案,2019年2月從亞馬遜(Amazon)、蜆殼公司、紅杉資本等公司手中,獲得逾5.3億美元(約41.34億港元)的融資,估值已升至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目前該公司已從一家小型初創成長為一家坐擁6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在三藩市灣區、匹茲堡、蒙大拿州博茲曼均設有業務。

 

  Aurora成長雖快,但整體公司規模還是跟ATG有一段距離。2019年4月,Uber ATG獲得來自豐田、汽車零件製造商Denso、軟銀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投資,把其身價推高至72.5億美元(約565.5億港元)。現時 ATG 的員工人數已超過 1,200名,足足是Aurora的兩倍。

 

Aurora在無人車業界備受關注,很大程度上因為其3位傳奇級創辦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曾領導Google自動駕駛項目;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曾統率Tesla Model X與其自駕系統的開發工作;德魯·巴格尼爾(Drew Bagnell)曾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副教授,幫助Uber開展其無人車研發。(圖片來源:Aurora Innovation官網)

Aurora自獲得亞馬遜領投的5.3億美元資金後,其自駕技術研發焦點逐漸從載客自駕車轉向貨運無人車。(圖片來源:Aurora Innovation官網)

Aurora併購光學雷達初創 Blackmore後不久,已推出自家的LiDAR光學雷達裝置「FirstLight」,安裝車頂後,自動駕駛系統就能確定周遭物體的移動速度與方向。(圖片來源:Aurora官網)

 

收購ATG可得豐田協定

 

  連Uber也想甩掉的沉重包袱,為甚麼Aurora會樂意收購呢?究其原委,Aurora買下ATG可說是一箭雙雕:豐田協定與技術人才。早於2018年8月,豐田已向Uber投資約5億美元(約39億港元),攜手研發無人車。當時雙方協定,及至2021年要以豐田SIENNA車型為基礎,提供網約無人車服務,當中不但使用到ATG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會整合豐田的Guardian駕駛輔助系統。

 

  假如Aurora收購了ATG,便等於一併取得豐田的商業合作與汽車技術;同時,又可羅致一大群無人車技術人才。自拿到亞馬遜的融資後,Aurora就積極進行下一階段布局:2019年5月併購光學雷達初創Blackmore,以補強其硬件實力;如果再下一城,把ATG收編麾下,那麼其自動駕駛技術將會變得更加完備,或許有力挑戰業界領導者Waymo。

 

ATG遭逢訴訟、車禍打擊

 

  若說ATG收購案可造就新一代的無人車強者崛起,同時亦代表著Uber的無人車野心幻滅。到底ATG出了甚麼問題呢?Uber無人車大計始於2015年初,當時跟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機械人實驗室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無人車技術。後來,Uber從該實驗室挖走約50名研究人員,並於同年年中在匹茲堡創立ATG。2016年,Uber更買下無人貨車初創Otto,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不過,收購Otto卻為Uber種下禍根。Otto是由曾任職Google自動駕駛部門的前工程師 Anthony Levandowski所創辦,其後遭Google指控涉嫌竊取商業機密。2017年,Google旗下的Waymo把Levandowski與Uber一併告上法庭,最終雙方和解,Uber須向Google支付 2.44億美元(約19億港元)的巨額賠償。

 

  2018年3月,一輛Uber無人車在亞利桑那州進行路面測試期間發生意外,導致一名女性死亡,令其無人車測試被迫暫停一段時間。雖然Uber不需承擔刑事責任,但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發表的車禍調查報告卻指出,Uber安全意識嚴重不足,公司內竟然不設獨立的無人車安全監督部門,讓外界對Uber無人車信心漸失。

 

ATG內部問題浮上枱面

 

  車禍事故後,ATG內部團隊之間似乎亦開始發生衝突。曾任職航天機構與政府部門的員工認為,Uber無人車的開發進度太激進,有可能會再次釀成致命車禍;2018年年中,一名離職員工更寫信給Uber執行長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直言ATG仍在使用不完善的安全監督與測試流程。不過有軟件工程師指出,在車禍發生後,公司有點糾枉過正,對技術流程管理過於謹慎,直接拖慢了研發和測試進度。

 

  或許Uber也認為ATG問題多多,於是在IPO上市前一個月決定先把ATG分拆出來。這既被解讀為Uber擬專心經營核心業務,達成短期盈利目標,又被視為該公司想跟外部投資者另行分擔昂貴的無人車研發經費,以免拖累公司上市後的業績。

 

完全出售vs保留部分股權

 

  Khosrowshahi於2020年11月19日公開表示,Uber現正尋求跟其他無人車公司合作,可為合作夥伴提供客戶群行為與網約車盈利路線等數據。至於有關出售ATG的傳聞,他就拒絕回應。

 

  傳聞中的收購案可能仍在談判中,暫時難以判斷ATG將會是完全賣給Aurora,還是Uber會保留部分股權呢?縱然ATG的估值應會下降,惟收購金額可能仍會超出Aurora的負擔能力。如果有外部投資者支持Aurora進行收購,當然另作別論;又或者,Uber對無人車業務尚有一絲留戀,選擇以保留部分股權方式來完成交易,便可讓Aurora支付金額降低不少。

 

  其實,觀乎Uber的網約車本業,即使未來沒有自家開發的無人車,也沒有甚麼大不了,大可選擇跟其他無人車公司合作,在Uber平台上供應他廠的自駕車,照樣可為乘客提供無人的士服務;反而把ATG賣掉,不但可擺脫沉重的財務負擔,還可撈回一點本錢,算是除笨有精!

 

Read More:【擺脫安全駕駛員】Google Waymo實現完全無人自駕,無人的士時代不遠嗎?

Read More:【神速不是夢】亞馬遜百億併購自駕車初創,強化網購競爭優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智城物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Smart Living #智慧城巿 #無人車 #Uber #Aurora #科技 #交通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