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2
不看梵高一生遺憾
朋友相約下月去台灣一趟,目的是看梵高(台灣譯作梵谷)的畫作,因為有九十多幅梵高的作品正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直至三月底,作品貫穿梵高早期創作到過世前一個月,是他的藝術生涯一個完整的紀錄。
不用遠赴荷蘭就可欣賞梵高作品,令我有些心動。
即使不是學藝術的人,也會有機會看過梵高的作品,最為人熟知的畫作如:《向日葵》、《星夜》、《有烏鴉的麥田》等,他的畫風是會教人過目不忘的。他用色大膽、筆觸粗獷,從他的一些畫中更會感受到極大的憤怒情緒。這位荷蘭著名畫家的一生過得頗為壓抑,他性格悲天憫人,一心要為貧苦大眾服務,原本想做傳教士,但因為他對教義的極端見解而不為教會所容。後來他醉心畫畫,打算用畫筆畫出世間可憐人的生活。那時期他的畫作用色沉鬱,直至後來他受到印象派的畫作影響,啟發他改變了畫風,自成一格。
後來,他受到精神病困擾而自殺身亡,死時才37歲。他生前畫作沒人看得起,死後卻是沒人買得起。
2010年是梵高逝世120週年,台灣舉辦了這個梵高畫展,出版界也同時出版了大量關於梵高的書,例如:《360度看梵谷》、《梵谷與高更》、《梵谷的生死與愛戀》,甚至有給兒童看的《梵谷爺爺》等。但我認為最值得一讀的,是以下介紹的一本舊作,特別是中譯本。
台灣
《梵谷傳》(Lust for Life)
作者: Irving Stone
譯者:余光中
出版:九歌出版社
這本梵高傳記中譯本最早成書於52年前,近日趁著台北曆史博物館舉辦梵高作品展得以再度推出。看這本書,除了可以瞭解梵高,還可以看余光中教授的譯筆。
“任何人看了梵高的畫,生命都被撞了一下!”余光中教授最近參觀畫展時說,看梵高作品不用懂得門路,它自然會打動你。
據報導,余教授又提到這本書見證了他與太太的愛情。54年前,他在當時的女朋友范我存的家裡讀到美國傳記作家 Irving Stone寫的《梵高傳》,深受感動,決定提筆翻譯,然後交由他的女友重謄,並在報章上連載。50多年後,他倆攜手來看畫展,展現了一段永恆的愛情。
英國
The Gift
作者:Cecilia Ahern
出版: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聖誕節快到了,西方人都有送聖誕禮物給心愛的人的習慣;節日氣氛影響下,香港人的購物熱情也非常高漲,銅鑼灣、尖沙咀的商場都擠滿人。我喜歡送書給別人,但我知道不是人人喜歡看書。香港的書店曾經推廣禮品書概念,好像成效不彰,也許“書”跟“輸”同音,會壞了某些人的興致,所以流行不起來。不過,在外國送書給別人卻很流行。《The Gift》這本書便被視為聖誕禮物的最佳選擇。
作者21歲時寫的第一本小說《P.S. 我愛你》因為被拍成電影而賣得火紅,售出40個國家的版權。之後,她努力寫作出書,這本《The Gift》是今年新作。
故事中Lou是一位工作非常繁忙的人,經常一心二用,跟妻子說話時,眼睛卻瞧著黑莓機收電郵;和女兒吃飯時,腦袋卻想著明天開會時要說的話……有天,他上班途中,遇見了坐在辦公大樓外面的Gabe,Gabe是一個流浪漢,兩人交談之後,Lou發現Gabe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便為他安排了一份簡單的工作。但是 Lou漸漸發現Gabe竟然能夠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隨著聖誕節即將到來,Lou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作一個重大抉擇,Gabe給他一樽丸子作禮物,讓他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結果卻讓他開始真正瞭解“時間”的意義,也明白了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送這本書給別人,也許就是要說:“該停下工作,回家和親人好好吃頓聖誕大餐了。”
美國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Vol. 1
作者:Julia Child
出版:Alfred A. Knopf
最近電影《Julie & Julia》(朱莉與朱莉婭)推出,令朱莉婭的食譜舊作再次登上美國暢銷書榜。到過美國的人都知道,美國的菜餚真的乏善足陳。數十年前的美國只會更糟。朱莉婭是美國60、70年代的著名烹飪節目主持人,她在電視上介紹她隨丈夫在法國生活時所學到的法國菜烹調方法,更出版了不少書。很多美國人都成為她的“粉絲”。這本書包括了524個食譜,即使你完全不懂烹飪,有這本書在手,都能夠做出不失禮的菜式。在網上留言中看到,有些人把她的書視為家傳之寶,尤其是遇上要在家中宴客的日子,簡直是救命靈符。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