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11-13

溝通的重要性

  在我參加過的不少研討會或病人聚會,聽得最多的是許多病人普遍對公立醫院的醫生抱有不滿,輕則是指醫生看了幾分鐘就趕你出去,嚴重的指控是醫生直稱已沒藥可醫,大大的影響了病人的情緒,甚至令其陷入崩潰邊緣。

 

  記得在一次病人研討會上,有一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稱自己不幸同時患上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公立醫院的醫生卻冷冰冰的對他說︰「就算化療也沒有用了。」他憶述,那一刻真的想走上天台跳下來。病人說,他不是要醫生憐憫他,只是希望醫生說話的語氣可以好一點,不要連絲毫的感情都沒有,這會對病人的情緒構成負面的影響。病人的分享,引起在場許多人士的共鳴,並給予熱烈的掌聲。

 

  無可否認,做公立醫院的醫生自身也面對不少的難題。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醫生少、病人多這個死結一直未能解決。在我覆診的公立醫院,普遍醫生起碼要下午兩點鐘過後才有機會休息吃午餐。不過,我認為,醫生不應該因為忙的緣故,就對所有病人擺出一副冷冰冰、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

 

  有時候,稍微人性化的一些對話,對病人已能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例如,對那位患上三種癌症的病人,醫生可以安慰病人說,現在暫時沒有藥物適合你用,但你仍可以與瘤共存。我想,病人聽後會舒服一些。我與不少病友都認為,公立醫院的不少醫生都需要再培訓,再學習一下如何與病人溝通的課程。

 

  除了溝通之外,有時候公立醫院的醫生的斷症能力也令人吃不消。有病友在聚會上說,不知道自己是肺癆或腫瘤復發,醫生告訴她可能是復發,由於醫生並不是百分之一百肯定她是復發,令她感到非常困擾。

 

  不少病人可能出於經濟能力的緣故,並不捨得花費一千多元找一位私家醫生看看,我認為這並不明智。作為病人,應該認清甚麼才最重要的,而她的情況極需要諮詢其他醫生的意見。若病人開始做化療後,才知道其實是肺癆,但由於化療會令病者的免疫力下降,結果會令肺癆生長得更加快,那到時就得不償失。

 

  所謂「久病成醫」,當病人患病了一段時間後,應該明白自己處於甚麼位置,也要懂得如何向醫生表達自己的情況。不過,並不是所有醫生的斷症能力都是一流的,有時候醫生也會斷錯症,所以病人要相信自己身體發出的訊號,有必要時,甚至請求醫生再檢查一次。對於醫生的一些負面說話,我已練成百毒不侵的功力,亦懂得自動將一些不喜歡聽的話過濾掉,不令那些話影響我的情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抗癌點滴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