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18
理想派拍賣行
最近一個臉書朋友向我介紹一間新成立的拍賣行,說是科技派拍賣行。
甚麼叫科技派,以人工智能(AI)代替專家鑑定、估值?我一頭霧水,惟有上它的官方網頁了解一下。
它的官方網頁列出:「全球首場高保真藝術品拍賣會即將在有『藝術品第三大市場』之稱的香港開拍,組織本場拍賣的XXX團隊歷經三年,在全球範圍內甄選傳承有序、業界認可的精品瓷器,這些瓷器大都持有英國牛津、香港中科出具的權威鑒定證書,或者曾在蘇富比、佳士得有過上拍記錄,極具升值潛力。」
看完它的公司簡介,我好奇心頓起,於是點撃它的「部分藏品」看個究竟。
這一間所謂科技派拍賣行究竟是甚麼貨色?
一隻市值僅兩、三萬元的「遼白釉皮囊壺」,拍賣行給出的估值是200萬元;真品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海內外孤品「汝窯菊瓣型溫碗」,它亦有一隻,估值是區區的30萬元。如果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汝窯菊瓣型溫碗」拍賣,我相信落槌價肯定超過3億港元。
另一件拍賣藏品「汝窰天青釉菊瓣紋碟」,根據圖錄介紹,此品原屬英國聖騎士博物館(LONDON SAN KNIGHT ANTIQUE GALLERY MUSEUM)舊藏,圖錄還貼上一張博物館於1970年發出的鑑定證書。英國聖騎士博物館徒具博物館之名,其實是一間小型拍賣行,它開具的鑑定證書當然不可信。
科技派拍賣行說「在全球範圍內甄選傳承有序、業界認可的精品瓷器,這些瓷器大都持有英國牛津、香港中科出具的權威鑑定證書,或者曾在蘇富比、佳士得有過上拍記錄。」這種想法實在是太過一廂情願。
在蘇富比、佳士得有過上拍記錄的真品或持有英國牛津、香港中科出具鑑定證書的古董、文物,全世界的拍賣行都會收貨,貨主會不會選擇一間沒有任何業績的新拍賣行上拍精品?
拍賣行應以人為本,以科技為輔。完全依賴鑒定證書搞拍賣是沒有可能成功的。
蘇富比兩年前成功收購美國藝術品修復和科學實驗室「獵戶座分析」Orion Analytical,從而將在藝術鑑定界大名鼎鼎的科學檢測專家詹姆士‧馬田James Martin收歸旗下。
詹姆士‧馬田進行西方油畫打假20多年,他長期與FBI合作,幾乎參與了美國每一起大型藝術品造假案的調查及以專家身份作證。
其中一起造假案涉及荷蘭黃金時代肖像畫家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蘇富比於2011年賣出一幅據稱是弗蘭斯‧哈爾斯的油畫作品“Portrait of a Gentleman”,後經「獵戶座分析」發現是偽作之後,蘇富比將貨款1000萬美元全數退回給買家,繼而對偽作的原來擁有者倫敦古董商馬克‧懷斯Mark Weiss及收藏家大衞‧高維滋David Kowitz興訟,追討賠償。
隨著「獵戶座分析」聲名大噪之後,西方油畫的造假者是否從此收手?我看未必,正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造假者只會愈來愈專業,會一直嘗試蒙騙「獵戶座分析」。
中國古代陶瓷的科學鑑定一直以來都只是依頼「熱釋光分析」Thermo luminescence Analysis,但這種科學鑑定方法有其局限:太近代的瓷器如清代瓷器不能驗、胎太薄的瓷器又不能驗、精品瓷器如宋代汝窰、官窰、明清官窰不會驗,再加上人為因素、造假者蒙騙「熱釋光分析」的高超技術,「熱釋光分析」因此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以它為準。
既然古代陶瓷的科學鑑定是一條財路,當然有很多人欲分一杯羹。上述的科技派拍賣行除了買下牛津檢測於上海、北京的專營權,還推廣自己公司的「拉曼光譜分析」,意圖打進古代陶瓷科學鑑定市場。
我是科技盲,但由廣州一個所謂博士開出的翡翠拉曼光譜分析證書我見過很多張,全部將B+C翡翠鑑定為A貨(天然翡翠),因此在翡翠行業並沒有任何公信力。
利用拉曼光譜儀分析古代陶瓷的釉面,從分析數據判斷一件古代陶瓷是否到代這種科學方法是否靠譜,我無從得知,但種種跡象顯示,這種鑑定古代陶瓷的科技還未普遍被拍賣行、博物館、古董商接受,或者假以十年八載,當數據庫擴大了,拉曼光譜分析會成為另一種鑑定古代陶瓷的新科技也說不定。
有行家朋友一直勸我不要抱殘守闕,要與時並進。我認為甚麼都依賴科技,做古董文物買賣又有何挑戰性、樂趣可言?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