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2016
當生下與眾不同的孩子
美國作家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2013年寫成一本叫《Far From the Tree》的書,一出版就震驚世界,並獲得美國國家書評獎。他的演講被列入十大必看TED Talk,他也成了紐約時報年度暢銷作家,和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百大好書作家。去年,這本900頁的書,出版了中譯本上冊,儘管下冊未出,已在台灣成為暢銷書。中文書名叫《背離親緣》,副題是:「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英文副題是: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
「背離親緣」,或原文的「遠離生命樹」,所指的是父母生下的孩子,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兒子、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連續殺人犯,以及生出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的孩子……。
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很多人必須從同樣類型的同伴之間獲致「水平身分」的認同。作者探討這些「背離親緣」的孩子,如何尋找水平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困惑,掙扎,並由此找到人生意義。
離樹甚遠的果子
安德魯.所羅門,本身就是一個背離了父母「垂直身分」的同性戀者。
2001年,所羅門從長期憂鬱症的泥淖中走出,寫成了《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這本回憶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隔年,他為了治療自己身為同志而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傷害,展開為期十年的訪查和研究,針對三百個擁有問題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拜訪,寫成了《背離親緣》一書。
西方有句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院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毫不相像,他們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他們的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痛苦地掙扎徬徨,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在訪查過程中,作者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你愛你的孩子嗎?答案看來簡單不過,正面肯定是最符合普世價值的答案,但如果生下與眾不同的孩子,回答時就藏着為人父母百轉千迴的情緒,要能果決地給出一個非黑即白的回覆,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羅門在《背離親緣》一書寫那些孩子的父母,孩子會讓他們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書中有一個案。有位名為柯林頓的小孩,一出生即被斷定患有嚴重的畸形侏儒軟骨症,別說終生無法行走、無法自理,連能否存活下來都是問題。醫生建議父母放手,但父母最終選擇留下他。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未滿三歲的柯林頓歷經了十幾次手術,長達六個多月的時間身上是打著石膏的。千辛萬苦不足以形容,但柯林頓活了下來,長大成人,大學畢業後在曼哈頓的證券公司上班,他對生命的堅定遠超過父母的想像。
有次他在路上見到一位拄著拐杖躊躇不前的盲人,周圍所有人行色匆匆,無人停下腳步給予協助,柯林頓看了覺得難受,便主動上前幫他。他的母親回憶起這段故事時說道,「我做了什麼?我愛他,就這樣。他心中總是有光芒,而他父親和我是最先看到光芒的人。」
愛必須努力而深刻
生命因困苦而豐富,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
《背離親緣》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
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你的孩子從來不是你的孩子
你給予孩子生命、身分,照養他長大成人,你們有斬不斷的血緣關係,但你的孩子從來不是你的孩子,他從你而來,卻不屬於你,他會長成獨立的個體,有他的功課,而在這歷程之中所遇到的每一個轉折跟決定,都會一而再的讓你更認識自己,好的、壞的部份都如此。作者在訪談過程中難免會提出假設性問題:「若可以選擇重新來過,你還是會生下這個孩子嗎?」多數人都給予肯定的答案,有人因此成立罕見疾病基金會,有人因此變得更包容、更能對他人的遭遇、情傷感同身受。我們從來都是透過他人來照見自己,而這一切聽說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會明白的。
多數父母生下差異孩子後,都要經歷磨難。然後他們對愛認識更深,作者說:「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背離親緣(上):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由 大家出版社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