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2017
畫作不需文字解釋
繪畫是一種語言,就像音樂一樣,可以傳遞想法,或作交流媒介。音樂會演奏前後,不會見到指揮家走出來,洋洋灑灑地表述這首曲譜樂章的意思。反而沒有廢話:進場,全場鼓掌,演奏,全場鼓掌,退場。外國的音樂演出,場刊是收費的,純粹作為留念,因為要表達的,在演奏廳上已經表達完滿,不需多一筆一劃添足。
藝術家寫一篇文章解釋畫作,到底觀眾應該先欣賞作品,還是先看文章?是因為藝術家沒有自信,擔心觀眾不懂畫中真意?若然畫中已有深意,何需以文字為助?
富藝術情操與歷史的城市,在博物館裏不會見到畫作旁無端有一篇文章解釋畫作。因為畫作說明一切。「看這斜陽緩緩落下,在遠近的層次之間,那一霎眼的沉靜,是特拉法加海戰史中,唯一動人心弦的時刻。」這種描寫畫中就能表達的意思,無助我去理解 JMW Turner 的 The Fighting Temeraire,反而是對想像的剝削。
尤其是這些文章,何必造句用字彆扭造作,裝作高深,話語間充滿堆砌出來的文字?或許是把中學所學的中文,老早就還給老師。劉勰曾在《文心雕龍》說「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為文造情,就是此意。
不管舞蹈、音樂,還是繪畫或雕塑,只要是藝術作品,就該有自我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屬於是無國際分野的語言體系。一首貝多芬的《月光曲》,即使你我所聽,或許各有評價,但曲目本身,主旨並不會因為評價而有所改變。
尤其中國文化著重含蓄,凡事留半句的白。這不是教人模棱兩可,而是讓對方自行領悟。看畫不只要看畫家畫了甚麼,也要看他到底沒有畫甚麼,這才是賞畫的好玩之處。畫家中十有九不懂寫文,何必要捨本逐末,學人造文,讓自己獻醜?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