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25

回顧昔日留法藝術時光!展覽「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賀慕群和巴黎大茅屋傳奇

Text: Ida Photo: 真寶基金會、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位於金鐘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現正舉行「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展出旅法畫家賀慕群(Hoo Mojong,1924-2012)的油畫、素描、版畫合共約100項,是繼方召麐、潘玉良、周綠雲、謝景蘭後,中心「二十世紀中國女性藝術家系列」引介的第五位女性藝術家,為觀眾提供一脈相承,又別開生面的視角。

 

賀慕群60年代在羅浮宮留影。

 

現場展出賀慕群的代表作之一《看展覽》。

 

  賀慕群,1924上海出生,26歲離開往昔十里洋場的上海,先抵台灣,再到巴西聖保羅及西班牙馬德里,1965年定居巴黎。

 

  賀慕群,和潘玉良、謝景蘭,都是上世紀的留法女性藝術家,只是賀慕群抵埗較晚。她們和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皆被後人歸類為二十世紀留法華裔畫家。這些留法畫家還有一個交匯點,就是巴黎的大茅屋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今次展覽亦闢出一個空間題為「大茅屋學院的自由之光」。

 

靜物是賀慕群喜歡的題材。

 

賀慕群,《二簍蘋果》,1978

 

大茅屋,大師的聚腳地

 

  大茅屋學院,1904年由瑞士畫家Martha Stettler創立,提供不受學院派拘束的自由藝術空間,夏卡爾、米羅、莫迪里亞尼、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潘玉良、常玉、藤田嗣治等赫赫有名的藝術家都曾在這裏作畫,至今仍開放給有志繪畫的各方人物。吳冠中在法國留學時會到大茅屋習畫,晚年再訪巴黎也回大茅屋速寫,可見它對當年的華人畫家有獨特的意義。

 

  常玉的畫作《大茅屋學院內的模特兒》,便是畫下了當年上課的情境,課堂的格局和今天學院網站的學院照片相似。賀慕群當年赴法,最終放棄了入讀當地傳統美術學院,轉到大茅屋學習。她一直沒有接受正統藝術學府的訓練,靠自學成才,對藝術的追求極其熱切。有說她抵達巴黎後,每天到大茅屋練習油畫和速寫,結合長年旅居吸取的文化養份,孕育出樸實豐盛而又力量充沛的風格。

 

賀慕群,《買麵包》,1972

 

 展覽現場的「大茅屋學院的自由之光」專題空間。

 

人體寫生,一脈相通

 

  1968年,賀慕群憑「玩具系列」在巴黎的「女性畫家沙龍展」中脫穎而出,在法國藝術界開始備受注目。大茅屋其中一個知名項目是人體寫生。潘玉良、常玉筆下的裸體都非常精彩,今次賀慕群百年回顧展,亦展出她巴黎時期大量裸體速寫,大家可看看是否有一脈相通之處。

 

 1968年的一幅《玩具系列》,賀慕群憑這系列於「女性畫家沙龍展」勝出,開啟法國的藝術家之路。

 

賀慕群,《蹲》,1970。

 

  今次「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主要展出畫家抵法後至晚期的創作,分為:早期旅居、留法歲月、日常日光、晚年家鄉、版畫創作五大範疇,而她的代表作如「玩具系列」,及《蹲》、《買麵包》、《二簍蘋果》等亦悉數展出。除了油畫,版畫亦是賀慕群的強項,她早期銅版畫的九個母版今次亦難得曝光,讓觀眾更深度了解這位留法女性藝術家的創作生涯。

 

賀慕群的巴黎畫室,攝於60年代。

 

 

「玩 · 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日期:即日至2025年7月6日

地點:金鐘亞洲協會⾹港中心

詳情:金鐘正義道9號亞洲協會⾹港中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